钙或磷排泄障碍Disorders of calcium or phosphate excretion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关键词 索引词 Disorders of calcium or phosphate excretion、钙或磷排泄障碍、磷酸盐丢失性低磷酸盐血症、遗传性低磷酸盐血症、失磷低磷血症、肾性低磷酸盐血症、遗传性低磷血症、与分类于他处的家族性或遗传性疾患有关的磷酸盐丢失性低磷酸盐血症、家族性低磷酸盐血症、家族性低磷酸盐性骨病、家族性低磷性骨病、家族性低磷酸盐性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性骨软化症、维生素D抵抗性骨软化症、获得性高磷酸盐尿或低磷酸盐血症、低磷血症,其他方面未特指、高磷酸盐尿、肾性低磷血症、高磷酸盐血症
展开 钙或磷排泄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清钙和/或磷水平异常 :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血清钙和/或磷水平显著偏离正常范围。
低钙血症:血清钙浓度 < 2.2 mmol/L(8.8 mg/dL)。
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 > 2.6 mmol/L(10.4 mg/dL)。
低磷血症:血清磷浓度 < 0.81 mmol/L(2.5 mg/dL)。
高磷血症:血清磷浓度 > 1.45 mmol/L(4.5 mg/dL)。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骨痛 :患者常感到骨骼疼痛,尤其是在晚期,疼痛可能较为明显(常见,约50%-70%)。
肌肉无力 :近端肌无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大腿和臀部肌肉(常见,约40%-60%)。
手足搐搦 :由于低钙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手足搐搦、痉挛等症状(常见,约30%-50%)。
非典型症状 :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较少见,约10%-20%)。
构音障碍:严重低磷血症可能导致构音障碍(罕见,约5%-10%)。
反射亢进: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反射亢进(罕见,约5%-10%)。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初步诊断。
若无明确的血清钙或磷水平异常,需结合以下两项:
典型临床表现(骨痛+肌肉无力+手足搐搦)。
影像学或生化指标支持(如X线显示骨质疏松、骨折,PTH水平升高,ALP水平升高)。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
X线检查 :
异常意义 :显示骨质疏松、骨折等。骨密度降低,提示长期钙或磷代谢紊乱。
CT/MRI :
异常意义 :进一步评估骨骼和软组织的钙化情况,有助于识别异位性钙沉积和其他结构性改变。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 :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并了解肾小管功能状态。
临床鉴别检查 :
甲状旁腺功能检查 :
异常意义 :PTH水平升高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钙血症;PTH水平降低提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低钙血症。
维生素D水平检测 :
异常意义 :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钙吸收不良,进而影响血钙水平。
营养与环境因素调查 :
饮食习惯 :
判断逻辑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特别是钙、磷摄入量,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过量。
药物使用史 :
判断逻辑 :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癫痫药)可能干扰钙磷代谢,了解药物使用史有助于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清钙和磷水平 :
低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提示钙排泄过多或吸收不足。
高钙血症 :血清钙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提示钙重吸收过多或排泄不足。
低磷血症 :血清磷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提示磷排泄过多或吸收不足。
高磷血症 :血清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提示磷重吸收过多或排泄不足。
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 :
PTH升高 :提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代偿低钙血症。
PTH降低 :提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低钙血症。
碱性磷酸酶(ALP) :
ALP升高 :提示骨代谢异常,常见于骨质疏松、骨折等情况。
维生素D水平 :
25-羟基维生素D(25(OH)D)降低 :提示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
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降低 :提示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影响钙磷代谢。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钾、钠、氯、碳酸氢盐等电解质水平异常 :提示可能存在的其他代谢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如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提示肾小管功能障碍。
尿液检查 :
尿钙排泄量 :尿钙排泄增加提示高钙血症或高钙尿症。
尿磷排泄量 :尿磷排泄增加提示高磷血症或高磷尿症。
四、总结
确诊核心 依赖于血清钙和磷水平的异常,并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辅助检查 以影像学(X线、CT、MRI、超声)和内分泌功能评估(PTH、维生素D)为主,帮助确定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实验室异常意义 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血清钙磷水平、PTH水平、ALP水平以及维生素D水平,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权威依据:, , 等专业网站上的资料提供了关于钙磷代谢障碍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