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未特指的侵袭性曲霉病Unspecified Invasive aspergill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04:59
编码1F20.0Z

关键词

索引词Invasive aspergillosis、未特指的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曲霉菌病 NOS
缩写IPA、Invasive-Aspergillosis
别名侵袭性-曲霉-感染症、系统性-曲霉-病

我将严格遵循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三部分框架,基于最新权威指南完成"未特指的侵袭性曲霉病"内容编写。首先调用搜索工具获取最新指南信息:

未特指的侵袭性曲霉病(1F20.0Z)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无菌部位(如肺组织、脑脊液、血液)培养分离出曲霉菌(烟曲霉复合群为主)。
      •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检出曲霉菌特异性基因(如18S rRNA、β-tubulin)。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组织活检显示45°分支分隔菌丝侵入实质组织,伴组织坏死或血管侵袭(Grocott染色或PAS染色阳性)。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发热(>96h)对抗细菌治疗无效,伴咳嗽、咯血、胸痛或呼吸困难。
      •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出现头痛、癫痫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 影像学特征
      • 胸部CT显示结节伴晕轮征(早期)、空洞或空气新月征(恢复期)。
      • 鼻窦侵袭性病变伴骨质破坏或眼眶侵犯。
    • 宿主危险因素
      • 中性粒细胞缺乏(<500/μL持续>10天)、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组织病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宿主高危因素(如中性粒细胞缺乏或移植状态)。
      •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阳性(血清≥0.7,BALF≥0.8)且影像学符合侵袭性病变。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胸部高分辨率CT(HRCT)
      • 判断逻辑:早期晕轮征提示血管侵袭性病变;空气新月征为恢复期特征。需动态监测病灶演变。
    • 鼻窦MRI/CT
      • 判断逻辑:骨质破坏伴软组织浸润提示侵袭性鼻窦炎,需与毛霉病鉴别。
  2. 微生物学检查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
      • GM试验(临界值≥0.8)、PCR检测(灵敏度>90%)。
    • 脑脊液检测
      • 曲霉菌PCR联合GM试验,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
  3. 血清学检查

    • 血清GM试验
      • 判断逻辑:两次血清GM≥0.7或单次BALF GM≥0.8提示感染,但需排除假阳性(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测

    • BALF培养阳性:需结合临床排除定植,连续培养阳性或无菌部位培养阳性更具诊断价值。
    • 曲霉菌PCR阳性:特异性高(>95%),适用于早期诊断或组织获取困难病例。
  2. 炎症标志物

    • 血清GM试验阳性:提示曲霉菌细胞壁成分释放,需结合宿主免疫状态解读(免疫抑制患者灵敏度更高)。
    • β-D-葡聚糖(G试验)阳性:非特异性,需排除其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
  3. 免疫学指标

    • CD4+ T细胞计数<50/μL:提示免疫抑制严重程度,与感染风险正相关。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条目消化道侵袭性曲霉病1F20.00
条目侵袭性大脑曲霉病1F20.01
条目播散性曲霉病1F20.02
条目其他特指部位的侵袭性曲霉病1F20.0Y
条目未特指的侵袭性曲霉病1F20.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