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Unspecified Non-invasive aspergill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47:12 关键词 索引词 Non-invasive aspergillosis、未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非侵袭性曲霉病、侵袭性曲霉菌病, NOS、慢性曲霉病
展开 别名 非侵袭性曲霉菌病、非侵袭型曲霉病、非侵袭型曲霉菌病、非侵袭性曲霉感染、非侵袭型曲霉感染
展开 未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证据 :
活检组织显示曲霉菌丝(分隔、分枝成45度角)定植于黏膜表面,无组织侵袭证据(如无血管侵犯、无肉芽肿性坏死)。
分子生物学检测 :
PCR检测检出曲霉属特异性DNA(如18S rRNA基因),并排除其他真菌感染。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持续性呼吸道/鼻窦症状 (≥3个月):
ABPA:哮喘加重+咳棕褐色痰栓;
CPA:慢性咳嗽+咯血/胸痛;
鼻窦型:单侧鼻塞+脓性分泌物。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
ABPA:中央性支气管扩张伴黏液嵌塞("指套征");
CPA:肺部空洞内见曲霉球("空气新月征");
鼻窦型:CT显示窦腔浑浊伴钙化灶。
排除侵袭性曲霉病 :无免疫功能重度抑制(如中性粒细胞>500/μL)、无全身播散表现。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血清学阳性 :
曲霉特异性IgE > 1000 IU/mL(ABPA);
曲霉沉淀素(IgG抗体)阳性(CPA);
病原学证据 :
炎症标志物 :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 500/μL(ABPA);
CRP > 20 mg/L(活动期CPA)。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影像学检查]
A --> C[血清学检测]
A --> D[病原学检查]
B --> B1[胸部HRCT]
B --> B2[鼻窦CT]
C --> C1[总IgE与曲霉特异性IgE]
C --> C2[曲霉沉淀素试验]
D --> D1[痰/BALF真菌培养]
D --> D2[镜检与PCR]
D1 --> D3[药敏试验]
判断逻辑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HRCT :
黏液嵌塞(ABPA):需与支气管内肿瘤鉴别;
曲霉球(CPA):需结合血清学排除结核性空洞。
鼻窦CT :
单侧浑浊+钙化灶→支持真菌球,双侧病变需排除细菌性鼻窦炎。
血清学检测 :
IgE水平 :
1000 IU/mL + 曲霉特异性IgE阳性→高度提示ABPA;
动态监测:治疗有效时IgE下降30%以上。
沉淀素试验 :
CPA阳性率>70%,阴性需重复检测或结合PCR。
病原学检查 :
培养 :
阳性率仅30%-50%,需排除口腔定植污染(BALF样本更可靠);
PCR :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血清学指标 :
总IgE显著升高 (>1000 IU/mL):
意义:ABPA核心指标,提示Ⅰ型超敏反应;
处理:启动抗真菌治疗(如伊曲康唑)并监测下降幅度。
曲霉沉淀素阳性 :
意义:慢性感染标志,CPA诊断关键依据;
处理:需影像学确认肺部病变后治疗。
炎症标志物 :
嗜酸性粒细胞 > 500/μL :
意义:ABPA活动期特征,需与寄生虫感染鉴别;
处理:加用糖皮质激素控制过敏反应。
CRP > 20 mg/L :
意义:CPA进展期炎症指标,提示需抗真菌治疗;
处理:监测治疗反应,持续升高需调整方案。
病原学结果 :
培养阳性 :
意义:确诊依据,但需区分定植与感染;
处理:重复验证+结合临床表现决策治疗。
PCR阳性 :
意义:早期诊断价值高,阴性可排除活动感染;
处理:阳性者需立即启动靶向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疑似病例 :基础肺病+慢性呼吸道症状→行HRCT+血清IgE筛查。
确诊路径 :
ABPA:IgE>1000 + 中央支扩 → 确诊;
CPA:沉淀素阳性 + 肺部空洞 → 确诊;
鼻窦型:CT钙化灶 + 培养/PCR阳性 → 确诊。
治疗监测 :
ABPA:IgE下降30%为治疗有效;
CPA:CT随访空洞缩小+CRP正常。
参考文献 :
IDSA《曲霉病诊断与管理指南》(2016)
ERS/ESCMID《慢性肺曲霉病管理共识》(2015)
Patterson TF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