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脾肾阳虚证(TM1)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 (TM1)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SF7M

关键词

索引词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 (TM1)、脾肾阳虚证(TM1)
缩写脾肾阳虚、脾肾阳虚证
别名脾肾阳虚综合症、脾肾阳气虚弱、脾肾阳虚病

脾肾阳虚证(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症状与体征
      • 主观症状: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 客观体征:舌质淡胖,舌苔白滑;脉沉细弱;腹部冷痛;水肿。
    • 病史: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长期病史。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非典型症状
      • 夜尿频繁
      • 性欲减退
      • 便秘
    • 非典型体征
      • 面色苍白
      • 小腹冷痛
      • 五更泻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典型症状与体征至少4项,并结合病史。
    • 若无典型症状与体征,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支持条件中的非典型症状与体征至少3项。
      •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支持脾肾阳虚证。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发现肾脏形态、结构异常,有助于评估肾脏功能状态。
    • CT/MRI
      • 异常意义:对于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肾脏萎缩、间质纤维化等。
  2. 临床鉴别检查

    • 病史询问
      • 判断逻辑:明确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既往病史等,增强诊断指向性。
    • 中医四诊合参
      • 判断逻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判断,确保诊断准确性。
  3.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异常意义:贫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提示脾肾阳虚导致的代谢异常。
    • 尿液检查
      • 异常意义:尿蛋白、尿糖异常提示肾脏功能受损,可能为脾肾阳虚的表现之一。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液检查

    • 贫血
      • 异常意义:脾肾阳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常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 电解质紊乱
      • 异常意义: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提示脾肾阳虚影响水液代谢。
  2. 尿液检查

    • 尿蛋白
      • 异常意义: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
    • 尿糖异常
      • 异常意义:提示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下降,可能与脾肾阳虚有关。
  3.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肾脏形态、结构异常,如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 CT/MRI
      • 异常意义:发现肾脏萎缩、间质纤维化等,进一步评估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四、总结

权威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年鉴》。

条目脾气虚证(TM1)SF70
条目脾气下陷证(TM1)SF71
条目脾虚气滞证(TM1)SF72
条目脾虚食积证(TM1)SF73
条目脾不统血证(TM1)SF74
条目脾虚血亏证(TM1)SF75
条目脾阴虚证(TM1)SF76
条目脾阳虚证(TM1)SF77
条目湿热蕴脾证(TM1)SF78
条目脾虚湿困证(TM1)SF79
条目脾虚水泛证(TM1)SF7A
条目寒湿困脾证(TM1)SF7B
条目胃气虚证(TM1)SF7C
条目胃气上逆证(TM1)SF7D
条目胃阴虚证(TM1)SF7E
条目胃热证(TM1)SF7F
条目湿阻肠道证(TM1)SF7G
条目寒邪犯胃证(TM1)SF7H
条目寒滞肠道证(TM1)SF7J
条目思伤脾气证(TM1)SF7K
条目肺脾两虚证(TM1)SF7L
条目脾肾阳虚证(TM1)SF7M
条目其他特指的脾系证类(TM1)SF7Y
条目未特指的脾系证类(TM1)SF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