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姑娘阿芳为追求快速减重,尝试“辟谷减肥”,每天仅摄入2000毫升水和一颗“能量丸”。起初一周减重10斤,随后却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甚至突发高烧、意识丧失。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她因长期断食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受损、败血症和低钾血症,险些心脏骤停。多家媒体报道此事,医生也提醒大家不要盲目跟风网红减肥法。
辟谷减肥有多可怕?这些危害要知道!
肠道黏膜屏障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线,长期断食会使营养缺乏,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就会趁机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感染,也就是败血症。有研究表明,长期断食者患败血症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3 - 5倍。同时,断食还会导致钾摄入不足和代谢异常,引发低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2.5mmol/L时,会出现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症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停跳,必须紧急处理。此外,断食超过72小时,身体会进入“生存模式”,基础代谢率下降,肌肉流失,免疫力也会减弱。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安全减重速率是每周0.5 - 1kg,极端断食显然不符合科学减重的要求。
想科学减重?这几个方法学起来!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减重可以分阶段进行饮食调整。每天的热量缺口控制在500kcal以内,推荐高蛋白(1.2 - 1.6g/kg体重)、高纤维的饮食结构。比如鸡胸肉,每100克约含118大卡热量,富含蛋白质;燕麦每100克约含338大卡热量,富含膳食纤维。运动方面,可以制定渐进式运动计划,每周增加20%的运动量,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2023年《柳叶刀》研究指出,结合饮食和运动的减重方案能降低70%以上代谢综合征风险。另外,减重前最好进行BMI、体脂率、基础代谢检测,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一些社区医院还提供免费的体成分分析服务。
辟谷减肥为何如此火爆?背后真相惊人!
社交媒体中“快速瘦身”内容的算法推送机制,使得很多人频繁接触到辟谷类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2024年报告显示,35岁以下女性接触辟谷类信息的频率是男性的3倍,且80%的相关视频未标注医疗风险提示。同时,“断食激活自噬”“能量丸补充营养”等伪科学宣传点也误导了很多人。日本京都大学研究证实,短期断食(<3天)的自噬效应与长期健康收益无直接关联。而且,当前网络减肥课程缺乏准入资质审核,国家卫健委2025年开展了整顿非法健康咨询的专项行动。 阿芳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健康减重需专业指导,要循序渐进、科学监测,建议在医生或注册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正如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所说:“任何减肥方法都应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前提,切勿将身体当作实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