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告别青少年游戏成瘾,家长学校社会快联手!

作者:张熙
2025-09-09 10:30:01阅读时长2分钟890字
告别青少年游戏成瘾,家长学校社会快联手!
成瘾医学科游戏成瘾精神疾病青少年健康认知行为疗法家庭干预学校心理健康社会管控游戏障碍体重下降心慌手抖抗焦虑药物数字素养无屏幕日健康游戏习惯

内容摘要

游戏成瘾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的精神疾病,长期沉迷游戏导致体重下降、手抖心慌等症状。通过医疗、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管齐下,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游戏成瘾,守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期,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成瘾医学科接诊了高中生小李,他沉迷手机游戏,用妈妈身份证注册账号,日均玩五六个小时,3个月体重降4公斤,还出现手抖、心慌等症状,经半年治疗症状减轻。这一事件敲响了青少年游戏成瘾的警钟。

游戏成瘾:被忽视的精神疾病?

游戏成瘾在医学上被称为“游戏障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成为精神疾病。它有三个核心特征:一是失控行为,患者无法控制游戏频率、强度或时长,像小李用他人身份注册规避限制,即便影响学习和健康也停不下来;二是耐受性增加,需不断延长游戏时间才能获得同等愉悦,小李就是如此,游戏时间越来越长;三是戒断反应,突然停止游戏会引发焦虑、抑郁、失眠等,小李断网后情绪崩溃就是体现。

游戏成瘾危害知多少?

长期沉迷游戏,体重骤降是常见现象。长时间久坐使基础代谢下降,零食替代正餐引发营养不良,小李3个月降4公斤,这对青少年来说,可能导致BMI异常,伴随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手抖与咖啡因过量摄入、睡眠剥夺导致神经兴奋性失衡有关,心慌则提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或早期心律失常风险。心理上,长期沉迷削弱现实社交能力,学业失败加剧自卑,形成恶性循环。研究显示,游戏成瘾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较普通人群高3倍以上。

多管齐下,告别游戏成瘾!

医疗上,成瘾医学科常用认知行为疗法(CBT)帮患者识别游戏触发场景,动机访谈重建健康行为目标,必要时辅以抗焦虑药物缓解戒断反应,用药请遵医嘱。家庭方面,家长可建立“游戏使用契约”,每日游戏不超1小时,通过共情沟通替代指责,每周安排非电子娱乐家庭活动。学校应增设心理健康筛查,对成绩突降或社交退缩学生早期干预,开展“数字素养”课程。社会要落实游戏实名制与宵禁功能,家长可用智能设备管控软件,定期检查孩子生理指标。

预防成瘾,从自我管理开始!

青少年可制定“数字健康日程表”,包含游戏时段、运动目标、睡眠计划,每45分钟游戏后强制进行10分钟拉伸与深呼吸。还可使用游戏成瘾自测量表(如IGDS9-SF),得分≥5分需就医。家长要关注孩子“为游戏隐瞒健康问题”“拒绝参加线下活动”等预警信号。社区可开设青少年成瘾互助小组,医疗机构与学校联合举办“无屏幕日”活动,推广户外运动、艺术创作等替代性兴趣。 小李的案例警示我们,游戏成瘾是威胁身心健康的医学问题。家长、学校、社会应形成联防联控机制,让健康游戏习惯成为青少年成长必修课。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男子感染3种HPV!HPV感染防治攻略大揭秘!
惊!美国女子基因检测竟发现350个同父异母兄弟姐妹!
高原生死救援:藏族初产妇胎盘早剥,医疗团队如何力挽狂澜?
11岁男孩喝溪水感染寄生虫,高风险行为你有吗?
两儿童被胡蜂蜇亡,如何预防与应对胡蜂攻击?
肥胖成中青年心梗首要风险,如何防控你知道吗?
想降低健康风险?选对容器并控制使用环境很重要!
23岁小伙尿酸飙升,喝果茶这样选才能远离健康危机!
极端节食、运动、喝无糖饮料危害大,科学养生这样做!
防蓝光眼镜真有用吗?科学护眼方法你知道多少?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