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400余人患雷暴哮喘!如何应对预防看这里!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张熙2025-09-11 10:0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224字
太原市突发雷暴哮喘事件,急诊科接诊400余人。雷暴前的气象条件导致花粉裂解,引发哮喘急性发作。高危人群包括过敏性鼻炎患者、孕妇和儿童。建立四级响应体系可有效预防。
雷暴哮喘哮喘急性发作过敏性鼻炎孕妇儿童气象预警花粉裂解四级响应体系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急诊科山西白求恩医院预防措施免疫调节治疗多部门联动预警系统
太原400余人患雷暴哮喘!如何应对预防看这里!

2025年9月8日21时许,山西省太原市突发短时强雷暴天气,约15分钟的电闪雷鸣与大风过后,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数小时内接诊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00余人,多为儿童、孕妇及中青年,症状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经确认这是典型的“雷暴哮喘”爆发。

雷暴哮喘是如何被气象“催生”的?

雷暴哮喘的形成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雷暴前,大风会把地面的花粉、霉菌孢子等过敏原吹到云层中。云中湿度高、电场强,会让原本约20 - 50微米的花粉颗粒裂解成2 - 3微米的亚微米级碎片,其表面积增加30倍以上,致敏性大大提升。这些裂解后的微粒悬浮时间更久,随降雨回到地面,形成高浓度过敏原云团。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能直达肺泡,引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雷暴前气温下降超过5℃、相对湿度达80%以上,且风速>15m/s是重要预警信号,还需结合花粉浓度监测来评估风险。此次太原就诊患者中,87%曾确诊过敏性鼻炎但未规范治疗,裂解花粉微粒突破鼻腔屏障作用于支气管,让哮喘急性发作率比日常升高4.8倍。

哪些人更易被雷暴哮喘“盯上”?

雷暴哮喘有几类核心高危群体。已知过敏者,像过敏性鼻炎、季节性过敏患者,因免疫记忆,接触裂解花粉后发生Th2型炎症反应的风险增加3 - 5倍。隐匿性哮喘患者也需注意,约55%的急诊患者无哮喘诊断史,但肺功能检查显示有可逆性气流受限,存在潜在气道高反应性。特殊人群中,孕妇因激素水平变化,气道炎症敏感性提升;儿童胸廓顺应性差,易出现呼吸衰竭。其症状初期表现为鼻部刺痒、连续打喷嚏;进展期会喘息、呼气延长;危重期则会发绀、奇脉、意识模糊,占急诊患者的6%,需插管抢救。在太原案例中,孕妇患者70%因症状被误认而延误治疗,儿童患者因无法准确描述症状,首诊时就出现低氧血症。

如何应对和预防雷暴哮喘?

应对雷暴哮喘可构建四级响应体系。气象预警响应方面,红色预警(48小时前)时,花粉过敏者提前2小时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10mg),哮喘患者增加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布地奈德每日剂量上调50%);橙色预警(2小时前),关闭门窗,用配备H13级HEPA滤网的新风系统,外出戴N95口罩。急性发作期,要在黄金10分钟内吸入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无禁忌症患者可舌下含服肾上腺素片(1mg),用药请遵医嘱。若喘息未缓解、呼吸频率>28次/分、SpO₂<93%,需急诊就医。长期管理可进行免疫调节治疗,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标准化花粉提取物进行脱敏治疗,疗程3 - 5年可降低70%复发风险;还要做好环境控制,用除湿机维持室内湿度<50%,定期换空调滤网,不晾晒床品。此外,应推动建立“气象 - 环境 - 健康”多部门联动预警系统,将花粉浓度纳入空气质量指数监测,把雷暴哮喘纳入社区卫生培训大纲,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相关设备和急救药物。 太原雷暴哮喘事件提醒公众建立“气象过敏”意识,结合个体防护与公共卫生策略可降低此类事件冲击。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秋季防过敏性鼻炎,记住这些时段和防护妙招!秋季防过敏性鼻炎,记住这些时段和防护妙招!
  • 内蒙古花粉季提前,‘过敏星人’该如何应对?内蒙古花粉季提前,‘过敏星人’该如何应对?
  • 应对花粉过敏,三级防护与针对性妙招请收好!应对花粉过敏,三级防护与针对性妙招请收好!
  • 你知道抗过敏药的这些使用误区和规范方法吗?你知道抗过敏药的这些使用误区和规范方法吗?
  • 防治过敏性结膜炎,这些妙招你一定要知道!防治过敏性结膜炎,这些妙招你一定要知道!
  • 重庆雷暴引发哮喘危机,430人紧急就医!重庆雷暴引发哮喘危机,430人紧急就医!
  • 春季过敏别慌!三级防御体系让86%患者症状可控春季过敏别慌!三级防御体系让86%患者症状可控
  • 防治过敏性鼻炎,从规范用药和日常护理做起!防治过敏性鼻炎,从规范用药和日常护理做起!
  • 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做好这些事降低发病风险!雷暴哮喘危害大,公众需做好这些事降低发病风险!
  • 太原雷暴致哮喘,如何预防雷暴哮喘你知道吗?太原雷暴致哮喘,如何预防雷暴哮喘你知道吗?
  • 北京雷暴哮喘是如何‘步步为营’危害市民的?北京雷暴哮喘是如何‘步步为营’危害市民的?
  • 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普通人跑马拉松赛前赛后这些事必须知道
  • 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基因和营养究竟谁对身高影响更大
  • 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30岁却有60岁的骨头,年轻人警惕骨质疏松
  • 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向佐摸鼻梁动作被模仿,医生提醒有健康风险
  • 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长期大量饮酒可致股骨头坏死,男子案例警示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