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完牙神经怎么还疼?这是很多牙髓炎患者最崩溃的事——明明把“疼根源”抽了,怎么还疼得难受?别急着怀疑医生,其实背后藏着3个你可能不知道的原因,咱们一步步说清楚。
真相一:不是神经没切干净,是“小分支”漏了
你以为抽神经像拔草一样连根拔?其实牙根里的神经像树杈,分很多细小分支。如果遇到钙化的根管(就是根管变窄变硬)或者特别细的侧支,医生可能会漏掉一点微小的神经残留——这些“漏网之鱼”就会让你持续疼。这种情况得用特殊工具才能处理。
该怎么办?
- 疼超过3天还没缓解,一定要找医生复查;
- 做三维CT能精准找到残留的神经;
- 显微根管技术能处理这些复杂的小分支。
真相二:根管治疗没“做全”,漏了隐藏通道
抽神经不是“抽完就完”,而是一套“清干净-塑型-填充”的系统步骤。有些疼痛是因为“漏了根管”——比如上颌磨牙里有个叫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隐藏通道,常规检查容易漏掉,没处理的话肯定还会疼。
该怎么办?
- 可以问问医生治疗记录里写了几根根管;
- 看填充材料是不是完全盖住了根尖孔;
- 术后拍的X光片要显示根管填得完整。
真相三:术后感染“偷袭”,你的习惯在帮倒忙
抽完神经的牙齿像“失去了保护层”,一点细菌入侵都可能引发感染。研究发现,术后3天内如果做这些事,感染风险会变高:用患侧咬硬东西、漱口太用力、没听医生说的“术后2小时别吃东西”。还有看不见的细菌膜附着在牙齿上,也会让炎症复发,所以术后可以用抗菌漱口水辅助清洁。
该怎么办?
- 术后24小时内用冰敷缓解肿胀;
- 用软毛牙刷轻轻刷牙;
- 按医生要求用抗菌漱口水。
这些情况一定要立刻复诊!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72小时内必须找医生:
- 疼得越来越厉害;
- 牙龈肿了或者长脓包;
- 咬合时明显不舒服。
其实疼痛不是治疗的终点,而是提醒我们要调整方案。现在口腔医学有完整的术后管理方法——分阶段缓解疼痛、个性化护理指导、定期拍片子复查。与其焦虑,不如主动掌握这3个应对方法:疼超过3天及时查、确认根管填全了、注意术后护理。每颗牙齿都值得被科学对待,把这些弄清楚,才能真的解决疼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