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胸痛别硬扛!识别冠心病信号+家庭护心五原则

作者:家医大健康
2025-09-01 17:53:35阅读时长2分钟861字
胸痛别硬扛!识别冠心病信号+家庭护心五原则
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护理症状识别

内容摘要

冠心病典型与非典型症状、现代分型标准及居家护理方案,重点揭示容易被忽视的牙痛、颈痛等预警信号,提供可操作的饮食运动指导和危险因素管理策略。

当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心脏的供血就会“亮起红灯”。典型症状是胸口像被大石头压住一样疼,还伴着呼吸困难,疼痛常常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一般持续3-5分钟能缓解。但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典型症状,比如牙痛、脖子发酸、上腹部烧得慌,或是后背刺痛,这种情况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特别常见,很容易耽误看病。

冠心病传统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和猝死型五类,但现在临床更常用“慢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二分法——慢性的病程平稳,急性的包括不稳定心绞痛和各种心肌梗死。尤其要注意,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作时,心电图会有特殊变化,一定要在症状出现后尽快做介入治疗。

家庭护理要做好这五点: 环境要舒适:家里温度保持在22-25℃,湿度50%-60%,每天通风2次。冬天出门要注意温差,戴口罩能保护心脏。 饮食要清淡均衡:每天吃盐不超过5g(大概一小勺),脂肪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添加糖不超过25g;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比如每天500g蔬菜),还有含钾的香蕉、土豆,含镁的坚果、全谷物。 运动要适量:每天运动1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170减年龄”的范围内(比如60岁就是110次/分左右)。快走、打太极、游泳这些有氧运动都很适合。 心情要放松:可以用正念冥想调整情绪,学会“想法影响情绪”的调节方法。遇到让人紧张的事,试试深呼吸或者肌肉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 危险因素要管好:定期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糖(空腹不超过7.0mmol/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不超过1.8mmol/L);体重指数(BMI,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保持在18.5-24之间;戒烟,少喝酒。

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刻去医院: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胸口疼还出冷汗、恶心,甚至意识不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之前多了一半以上;晚上突然喘不上气,要坐起来才舒服;腿突然肿了还伴着胸闷。

现在护理还能靠可穿戴设备帮忙,比如监测安静时的心率,设置异常预警(心率超过100次/分或低于50次/分就提醒);用电子健康档案记每天吃了什么、运动多久、有没有不舒服。糖尿病患者可以用连续血糖监测仪,随时看到血糖变化。

总的来说,冠心病的预防和护理关键在日常——管好饮食、适量运动、调整心情,还要警惕异常症状,有问题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心脏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