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会出现一些有特点的症状。当病情进展到局部晚期时,以下四类表现要特别警惕:
声音嘶哑:声带功能受损的慢慢变化
肿瘤侵犯声带会影响声带的振动功能,一开始可能只是声音变沙哑或变粗,随着肿瘤长大,声带不能完全闭合,说话时气流漏出来。典型的表现是说话像漏风一样哑,严重的甚至完全说不出话。如果声音嘶哑持续超过2周,还伴有咽喉灼热感,要警惕是不是肿瘤的问题。
吞咽障碍:吃不下东西的两种原因
肿瘤如果长到食道入口的位置,会挡住食物往下走,很多患者会觉得胸骨上方的位置有东西堵着。喝稀的东西时会刺激肿瘤表面的神经,感觉特别不舒服。吞咽时的疼痛会越来越厉害,严重的话会影响正常吃饭,导致营养不良。这个情况要和食管良性的狭窄区分开。
咽喉异物感:总觉得喉咙卡东西
肿瘤压迫喉部的感觉神经,会让喉咙总觉得有东西。患者总说喉咙里像卡了东西,空咽(没吃东西时咽口水)的时候更明显。晚上躺着的时候,咽喉肌肉的张力变化,异物感会更厉害,还会引发干咳。这个症状要和胃食管反流病区分开。
呼吸困难:气道堵了的危险信号
如果肿瘤占了气道横截面的70%以上,会慢慢出现呼吸困难,比如要坐起来才能喘气、说话断断续续、喉咙里发出鸣响。如果突然剧烈呛咳,还出现嘴唇发紫,说明可能有急性气道堵塞的危险,要马上检查气道。测血氧饱和度和做喉镜检查能帮助判断病情有多严重。
日常要怎么监测和干预
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电子喉镜筛查,重点看声带的形状和运动情况。平时可以通过连续朗读来检查自己的声音稳不稳,如果吃东西总呛到,或者晚上突然呼吸困难,要马上就医。预防的话,要彻底戒烟、少喝酒,调整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A和硒。
环境方面,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可以减轻咽喉黏膜的刺激。吃饭的时候建议半躺着,吃软一点的食物,小口慢吃,多吃几次。保护嗓子要避免用嗓过度,可以学腹式呼吸配合发声训练,减少声带的机械损伤。
三级预防怎么做
有数据显示,戒烟10年后,喉癌的发病风险能降低一半。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烟雾的职业人群,要正确使用防护用品。HPV病毒感染和一些喉癌有关,打疫苗能降低约15%的发病风险。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比如快走、慢跑)能提高黏膜的免疫监视功能,对预防肿瘤有好处。
要提醒的是,出现这些症状后,需要结合颈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才能确诊。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如果长期咽喉不舒服,又是高危人群(比如抽烟、喝酒多的人),建议定期随访,通过多学科医生一起合作来精准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