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期间如果出现头晕,可得警惕低血压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快速减重的人里,不少都有体位性低血压(比如从坐或躺突然站起来时头晕),这和能量摄入、水分平衡还有运动方式都有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说说为什么会这样,以及该怎么应对。
能量摄入不足的生理反应
当长期吃不够身体维持基本运转的热量时,身体会通过降低血管的收缩能力来节省能量。这种代偿方式可能让血液总量减少超过10%,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数据显示,用极端低碳饮食(比如几乎不吃碳水)的人,头晕的概率比吃均衡饮食的人高很多,这和脑血流的变化有关。
水分代谢失衡的连锁反应
有些减重者喝水不够。身体分解糖原(储存的糖分)时会带出结合的水分,比如生酮饮食初期会快速排水,可能让血浆(血液里的液体部分)容量下降15%。实验发现,缺水的时候,从坐姿改成站姿,血压波动会更明显,这就是为什么突然站起来会晕的原因。
运动强度控制的关键点
高强度运动每小时会流失1到1.5升的体液,相当于血浆容量少了5%-8%。研究还提示,空腹运动还会让肾上腺素波动更明显,影响血管的调节功能。建议把运动强度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比如平时心跳70,运动时大概120-130),还要做好动态热身(比如先慢走、活动关节)。
综合防护方案
- 营养结构优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的比例大概保持1:2:3,每天要吃适量全谷物、薯类这些复合碳水。研究显示,合理的营养结构能帮着维持血浆的渗透压稳定,减少血压波动。
- 科学补水策略:每公斤体重每天喝30毫升水(比如50公斤的人每天喝1500毫升),运动时每30分钟补点水,水里可以加少量电解质(像钠、钾之类的),能让水分吸收更好。
- 运动模式调整:可以试试间歇性训练,比如2分钟快走加1分钟慢走的循环,再配合慢慢增加体位变化的训练(比如从坐姿慢慢站起来)。数据显示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血压波动。
风险预警信号
如果头晕持续,还出现这些情况,得马上暂停减重:每天尿量一直少于800毫升(大概一瓶半矿泉水的量);安静时心跳明显变快;看东西模糊、耳朵嗡嗡响之类的视觉或听觉异常。
专业机构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比较安全。如果用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天平均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得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