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真皮或皮下结缔组织的萎缩或退化Atrophy or degeneration of dermal or subcutaneous connective tissue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EE40
子码范围EE40.0 - EE40.Z

关键词

索引词Atrophy or degeneration of dermal or subcutaneous connective tissue
缩写真皮萎缩、皮下结缔组织退化
别名皮肤萎缩、皮肤退化、胶原蛋白减少症、弹性纤维丧失症

真皮或皮下结缔组织的萎缩或退化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皮肤活检:通过皮肤活检显示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数量减少,且伴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
    • 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典型的皮肤变薄、失去弹性、出现凹陷或形成疤痕等症状。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皮肤变薄和脆弱(80%-90%)。
      • 皮肤干燥、粗糙(70%-80%)。
      • 皮肤纹路增多(60%-70%)。
    • 非典型症状
      • 皮肤瘙痒(30%-40%)。
      • 疼痛或不适(20%-30%)。
      • 色素沉着或减少(20%-30%)。
    • 典型体征
      • 皮肤变薄和透明,可见其下的血管(80%-90%)。
      • 皮肤凹陷(70%-80%)。
      • 皮肤纹路变化(60%-70%)。
      • 毛发稀少(50%-60%)。
    • 非典型体征
      • 皮肤弹性降低(40%-50%)。
      • 色素改变(30%-40%)。
      • 皮下脂肪减少(20%-30%)。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皮肤活检结果即可确诊。
    • 若无皮肤活检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皮肤变薄、失去弹性、出现凹陷或形成疤痕)。
      • 皮肤超声检查显示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厚度显著减少。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皮肤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可以显示皮肤各层厚度的变化,尤其是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的厚度减少。异常率约80%-90%。
    • 皮肤生物力学测试
      • 异常意义:评估皮肤的弹性和强度,可以发现皮肤弹性显著下降。异常率约70%-80%。
  2. 临床鉴别检查

    • 皮肤病史评估
      • 判断逻辑:详细询问患者的皮肤病史,包括是否有长期紫外线暴露、药物使用史、慢性炎症史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 家族史调查
      • 判断逻辑:了解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病例,以排除遗传因素。
  3. 病理学检查

    • 免疫组化染色
      • 异常意义: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分布和数量,进一步确认皮肤结构的变化。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皮肤活检

    • 异常意义:直接显示真皮层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数量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变化,是确诊的关键依据。异常率约90%-95%。
  2. 血液检查

    • 激素水平检测
      • 异常意义:如雌激素水平下降,提示内分泌失调可能是导致皮肤萎缩的原因之一。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可能有慢性炎症存在,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 血沉(ESR):升高提示非特异性炎症活动,需结合其他指标。
  3. 皮肤超声检查

    • 异常意义:可以显示皮肤各层厚度的变化,尤其是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的厚度减少。异常率约80%-90%。
  4. 皮肤生物力学测试

    • 异常意义:评估皮肤的弹性和强度,可以发现皮肤弹性显著下降。异常率约70%-80%。

四、总结

权威依据:《皮肤萎缩病因介绍》、《结缔组织医学医药》等相关文献。

条目皮质类固醇引起的皮肤萎缩EE40.0
条目白纹EE40.1
条目皮肤萎缩性瘢痕EE40.2
条目皮肤脆性EE40.3
条目日光性弹性组织变性EJ20.0
条目其他特指的真皮或皮下结缔组织的萎缩或退化EE40.Y
条目未特指类型的真皮或皮下结缔组织的萎缩或退化EE40.Z
分部皮肤异色症EE50-EE50
分部纤维瘤和瘢痕疙瘩EE60-EE6Z
分部影响真皮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或其他基质蛋白的遗传性疾病EC40-EC4Y
条目真皮或皮下结缔组织的萎缩或退化EE40
条目真皮弹力纤维异常EE41
条目穿通性皮病EE70
条目其他皮肤结缔组织疾病EE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