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科学探索医药资讯

其他特指类型或分布的脂溢性皮炎Other specified Seborrhoeic dermatitis and related conditions

更新时间:2025-06-18 22:25:05
编码EA81.Y

关键词

索引词Seborrhoeic dermatitis and related conditions、其他特指类型或分布的脂溢性皮炎、脂溢性屈肌皮炎、原发性脂溢性皮炎、屈曲性脂溢性皮炎、生殖器脂溢性皮炎、全身性脂溢性皮炎、红皮性脂溢性皮炎、未特指位置的脂溢性皮炎、未特指部位的脂溢性湿疹
别名Seborrhoeic-eczema、Seborrhoeic-dermatitis、Seborrhoeic-dermatitis-and-related-conditions

其他特指类型或分布的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皮损特征
      • 黄红色斑片覆盖油腻性鳞屑,边界清晰,分布于皮脂溢出区(头皮、鼻唇沟、耳后等)。
      • 特定亚型需符合部位特征:屈肌部位(肘窝/腋窝)、生殖器区或全身性分布。
    • 病原学证据
      • 皮损鳞屑KOH涂片检出马拉色菌孢子或菌丝(检出率≥70%)。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角化不全伴棘层肥厚,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符合率≥80%)。
    • 瘙痒症状
      • 持续性或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发生率60%-80%)。
    • 高危因素
      • 免疫抑制状态(HIV、器官移植等)、维生素B族缺乏史、家族遗传倾向。
  3. 排除标准

    • 需排除银屑病(蜡滴现象、Auspitz征)、特应性皮炎(皮肤干燥史)、玫瑰痤疮(毛细血管扩张)。

二、辅助检查

  1. 病原学检查

    • KOH涂片镜检
      • 判断逻辑:10%氢氧化钾溶解角质后镜检,发现圆形/卵圆形孢子或短菌丝即为阳性,提示马拉色菌过度增殖。
    • 真菌培养
      • 判断逻辑:橄榄油培养基培养出马拉色菌菌落,但阳性率低于镜检(约50%)。
  2. 皮肤镜检查

    • 典型表现
      • 片状黄白色鳞屑伴扭曲血管("脑回样"模式),毛囊口可见黄褐色栓(阳性率≥85%)。
  3. 组织病理学检查

    • 适应症
      • 不典型皮损或治疗抵抗病例。
    • 关键特征
      • 毛囊角栓形成,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无银屑病样表皮增生。
  4. 免疫学评估

    • CD4+ T细胞计数
      • 判断逻辑:HIV感染者CD4+<200/μL时,脂溢性皮炎严重程度显著升高。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马拉色菌定量检测

    • 菌落数≥10^3 CFU/cm²:提示致病性增殖,需启动抗真菌治疗。
  2. 炎症标志物

    • IL-17/IL-23水平升高:反映Th17通路激活,指导生物制剂选择(如IL-17抑制剂)。
  3. 维生素检测

    • 维生素B6<30 nmol/L:缺乏状态可加重皮损,需补充治疗。
  4. 脂质代谢指标

    • 皮脂分泌率≥150 mg/cm²/3h:提示皮脂腺功能亢进,需调整控油方案。

四、分型特异性诊断要点

亚型 核心鉴别特征 关键检查
屈肌皮炎 肘窝/腋窝对称性红斑伴浸渍 皮肤镜排除间擦疹
生殖器脂溢性皮炎 阴囊/大阴唇油腻鳞屑无念珠菌假膜 KOH涂片排除念珠菌感染
红皮性脂溢性皮炎 面部/躯干弥漫性红斑伴细薄鳞屑 组织病理排除红皮病型银屑病

五、总结

参考文献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23脂溢性皮炎诊疗共识
《JAAD》2022皮肤真菌病指南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第10版)

条目面部脂溢性皮炎EA81.0
条目头皮脂溢性皮炎EA81.1
条目马拉色菌毛囊炎1F2D.1
条目眼睑脂溢性皮炎9A06.71
条目脂溢性外耳炎AA10
条目婴儿脂溢性皮炎EH40.0
条目其他特指类型或分布的脂溢性皮炎EA81.Y
条目未特指的脂溢性皮炎EA81.Z
条目其他特指的体内疾病的皮肤表现EL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