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不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身体信号,扁桃体肥大和慢性咽炎常常一起出现,但两者有根本区别。学会科学分辨、对症处理特别重要。
症状观察:先看喉咙“发出的信号”
如果是急性炎症发作,人会觉得喉咙一直烧得慌,咽东西时刺痛,还可能发烧(体温超过38℃)或打寒战。医生检查会发现扁桃体红得发亮,表面有黄白色的脓点。另外要区分开生理性的扁桃体大和病理性的问题——有些人天生扁桃体就比别人大,但只要不影响吃饭、呼吸,也不疼,就是正常的身体结构差异。
专业检查:医生怎么确定问题?
耳鼻喉科医生会用间接喉镜检查:正常扁桃体是淡红色,上面的小凹陷(隐窝)很清楚;急性发炎时会肿起来、发红,隐窝还会被堵上。摸脖子上的淋巴结,再结合血常规里的白细胞数值,能知道感染严不严重。要注意,慢性咽炎有个典型表现——咽后壁会长出像“鹅卵石”一样的小滤泡,这和扁桃体的问题要分开评估。
误区警示:这些情况其实不是病
生活中很多咽喉异常不用慌,比如:1. 生理性扁桃体肥大:二度肥大若不影响吃饭、呼吸,不用特意处理;2. 晨间咽喉异物感:大多是夜里口腔干燥引起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3. 季节性干痒:环境干燥导致的刺激,调整湿度就能缓解;4. 淋巴滤泡增生:长期刺激引发的良性增生,不是严重问题。
科学护理:3个原则养出健康喉咙
我们可以跟着“3T”原则护喉咙:规律作息——每天睡7-9小时,别熬夜,熬夜会降低免疫力,让喉咙更脆弱;调温湿度——室内湿度保持40%-60%,温度22-26℃最舒服;喝对水——每天喝1500-2000ml水,水温别超过65℃,避免烫伤黏膜。
还要注意:含片需遵医嘱使用,连续用别超过3天;有胃食管反流的人,含薄荷的含片可能加重不适,要谨慎选。
就诊指征:这些情况必须马上就医
出现以下任一情况,赶紧去医院:咽东西困难,吃得比平时少30%以上;发烧超过3天没退,或体温超过39℃;嗓子哑了超过2周;呼吸急促、张不开嘴(像喉咙堵着);脖子摸到不疼的肿块。
现代生活:小心电子设备“伤喉咙”
现在大家常用电子设备,要警惕“电子设备相关咽喉问题”——长期戴口罩用嘴呼吸、视频会议过度用嗓、空调房太干,都会损伤喉咙黏膜。可以试试“20-20-20”法则:每工作20分钟,闭住嘴用鼻子呼吸20秒,再远眺20英尺(约6米)外的东西,帮喉咙放松。
最后要提醒:如果喉咙不舒服超过2周,一定要做全面检查,排除肿瘤等潜在问题。所有治疗都要听医生的,别自己用抗菌药或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