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前部有个叫Kiesselbach区的静脉丛,血管密度特别高,每平方毫米能有4600支,是鼻出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研究显示,80%的原发性鼻出血都来自这里。下面从原因、止血方法到预防,给大家讲清楚怎么应对鼻出血。
一、鼻出血的五大常见原因
- 孩子黏膜更脆弱
儿童的鼻腔黏膜只有成人的1/3厚,毛细血管密度会随着年龄增长慢慢降低。如果环境干燥、总挖鼻子,或者缺维生素C,黏膜的抗撕裂能力会下降40%。建议学龄前孩子每天从饮食里补40mg维生素C。 - 血压波动影响大
血压波动超过20mmHg,鼻腔血管承受的压力变化会比平时大3-5倍。早上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收缩压每高10mmHg,鼻出血的风险就涨27%。吃抗凝药的人要定期查INR值,要是超过3,出血风险会翻5倍。 - 黏膜干了容易破
鼻腔湿度低于40%,黏液纤毛的清洁能力会下降70%,容易结干痂,摩擦黏膜导致撕裂。在空调房里上班的人,鼻腔黏膜的水分比户外工作的人少28%,建议用加湿器把湿度保持在50%-60%。 - 凝血不好也会出血
血小板低于50×10⁹/L的话,出血时间会超过15分钟。用肝素类药物时,凝血酶原时间(PT)会比正常情况长1.5-2.5倍,这类人要特别注意给鼻腔保湿。 - 占位病变要警惕
鼻腔肿瘤引起的出血是慢慢加重的,刚开始76%的人是单侧鼻子偶尔渗血。如果还跟着嗅觉下降、一直头疼,得小心是不是有结构上的问题。40岁以上单侧鼻子一直出血的人,得肿瘤的概率大概是6.7%。
二、正确止血的步骤
- 别仰头,要前倾
坐直身子,前倾15°,头保持正位,能减少血液吸进喉咙的风险。仰头会让68%的人血液流到鼻咽部,更容易继发感染。 - 按压+冷敷最有效
用指腹按鼻翼,力度差不多是正常握手的70%(大概30mmHg)。冷敷能让血管收缩43%,可以用20℃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在鼻子上。 - 填塞要注意时间和量
用凡士林纱条填鼻子的话,单侧不能超过3立方厘米,最多放48小时。用膨胀海绵填塞的时候,要预防性用抗生素,能降低鼻窦炎的风险(OR值0.32,95%置信区间0.15-0.67)。
三、分季节预防方法
- 春天:防过敏
过敏季每天用生理盐水冲2次鼻子,每次100ml,能清掉85%的过敏原。鼻用糖皮质激素得在医生指导下用。 - 夏天:空调房要保湿
在空调房里每工作2小时,用0.9%的氯化钠溶液3ml做鼻腔雾化,能让黏膜保持湿润4小时。别直接晒太阳,防止体内热量堆太多。 - 秋天:补维生素
建议每天从饮食里补100mg维生素C,差不多是200g西兰花或者150g红椒的量。搭配维生素K一起补,能改善凝血功能。 - 冬天:暖鼻+按摩
早上用37℃的湿化器先处理吸入的空气,再按每侧鼻翼50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能提升鼻腔温度。
四、这些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别硬扛,及时就诊:
- 按了20分钟还止不住血;
- 24小时内又出了2次以上;
- 出血量超过200ml,还伴随血压、心跳变化;
- 突然嗅觉下降或者一直头疼。
耳鼻喉科的数据显示,反复鼻出血的人里,23%有系统性疾病,比如高血压(15%)、凝血功能不好(5%)、鼻腔结构异常(3%)。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鼻内镜检查,重点看鼻腔前面的血管形状和黏膜有没有破。
鼻出血看起来常见,但背后可能藏着身体的小问题。记住正确的止血方法,平时做好预防,有异常及时找医生,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