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是身体的免疫小卫士,当被细菌或病毒侵袭发炎时,可能会连累脖子前面跟着疼——这种疼不是脖子组织直接受伤,而是咽喉神经和颈部皮肤神经连在一起,炎症信号“传”过去了。有数据显示,约65%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脖子上的淋巴结会跟着肿起来,摸起来有点疼,还能来回动。
该挂什么科?怎么查?
咽喉问题先看耳鼻咽喉科,医生会做这些检查:
- 间接喉镜:看看扁桃体肿得厉不厉害(比如Ⅱ度以上肿大),表面有没有分泌物;
- 摸脖子:检查下巴下面和脖子深处的淋巴结,看大小、硬软、能不能推动;
- 快速链球菌检测:15分钟就能查出有没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如果有这些情况,要转到头颈外科:
- 扁桃体周围长了脓肿需要切开引流;
- 脖子上的淋巴结持续超过2厘米大;
- 怀疑恶性病变需要做病理检查。
哪些症状要警惕?
典型症状有三个:
- 吞咽疼:70%的人疼起来会放射到耳朵,容易当成中耳炎;
- 说话变样:声带肿了,说话含糊、声调变低;
- 脖子症状:大概一半人能摸到1-2组肿大的淋巴结。
还要注意特殊情况:
- 小朋友可能先流口水、不肯吃饭;
- 老人可能只是低烧、没力气;
- 以前得过风湿热的人,要小心链球菌再次感染。
怎么确诊?要做这些检查
标准化诊断流程是这样的:
- 先问情况:记一下症状持续多久、疼得有多厉害;
- 查喉咙:重点看扁桃体隐窝有没有脓栓,悬雍垂(小舌头)有没有歪;
- 抽血:C反应蛋白超过20mg/L,可能是细菌感染;
- 做B超:脖子超声能区分淋巴结是发炎肿了还是化脓了。
抗生素怎么用?有讲究
抗生素不是随便用的,得遵循这些原则:
- 不是都要用:如果C反应蛋白高,同时体温超过38.3℃,或者白细胞超过12×10⁹/L,才考虑用;
- 首选青霉素类:要是耐药再换其他药;
- 用够时间:症状好了再用2天,总共至少用5天;
- 没效果要调整:3天没好转,得重新查是什么病原体。
在家怎么护理?这样做
在家可以试试这些辅助方法:
- 漱口:用0.9%的生理盐水,每天漱4-6次;
- 吃饭:吃流质食物(比如粥、汤),温度控制在37-40℃,别太烫或太凉;
- 睡觉:把床头抬高15-30度,有助于淋巴循环;
- 止疼退烧:对乙酰氨基酚按需用,两次至少隔4小时。
这些情况要马上送医!
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赶紧去医院:
- 喘不上气:呼吸快,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吸气时凹陷(三凹征);
- 脖子有问题:脖子动不了,摸起来有波动感(可能化脓了);
- 全身感染:体温一直超过39℃,或者神志不清;
- 孩子情况差:尿量变少、精神萎靡。
总的来说,扁桃体炎虽然常见,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出现症状先去耳鼻咽喉科检查,按医生指导治疗,在家做好护理;如果有紧急情况千万别犹豫,马上就医。照顾好扁桃体这个“免疫小卫士”,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