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压超过200mmHg的时候,说明心血管系统已经处在很高的风险中。临床研究发现,持续的重度高血压会明显增加心脏、大脑、肾脏等靶器官受损的风险,这时候需要系统地应对。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科学的处理方法:
一、继发性高血压要及时查原因
大概5%-10%的高血压是由明确病因导致的,及时找出原因很关键。临床建议优先做这些检查:
- 肾脏检查:做肾脏彩超看看肾实质有没有问题,肾动脉CT造影能查血管有没有狭窄;
- 内分泌检查:留24小时尿测儿茶酚胺,能帮忙排除嗜铬细胞瘤这种疾病;
- 体位血压检查:做卧立位试验,能辅助判断有没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这些检查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做,结果会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二、生活方式调整要照着标准来
生活方式改变得用具体的量化标准:
- 饮食:每天钠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大概相当于5克盐),建议试试DASH饮食模式(多吃蔬果、全谷物,少盐少脂);
- 运动:每周做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运动时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比如快走、慢跑时有点喘但能说话);
- 睡眠:尽量在22点到23点之间睡觉,保证每天7-8小时的好睡眠;
- 体重:体重指数(BMI)保持在18.5-24.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
三、药物治疗要讲究个体化
降压药的使用得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调整,核心原则有这几点:
- 起始用药选对:钙通道阻滞剂适合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适合有蛋白尿的患者;用利尿剂的话要注意监测电解质;
- 联合用药的方法:如果一种药控制不好,可以联合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常用的组合有钙通道阻滞剂加利尿剂、ARB加利尿剂等;
- 用药后要监测:每周至少有3天,早晚自己测血压并记下来;定期查肝肾功能和电解质;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要是血压一直保持在200/120mmHg以上,5年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比血压正常的人高3-5倍。所以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建个血压监测档案,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每天固定时间测;第二,30岁以上的职场人属于高危人群,每年要测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第三,要是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胸痛或者意识不清,立刻改成半坐半躺的姿势,然后赶紧打急救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