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但你可能不知道,它有时候会引起呼吸方面的症状,比如胸闷、气促。这种情况虽然不算多,在消化科急诊里大概占3.2%,但因为容易和心脏问题混淆,所以得特别留意。下面我们来聊聊胃溃疡为什么会影响呼吸,以及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机械性压迫引发通气受限
如果胃因为各种原因胀得太厉害,胃内压力超过40毫米汞柱,就会把横膈(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膜)往上顶。正常呼吸时,横膈会上下移动4-7厘米,要是被顶得抬高超过10厘米,肺活量会下降30%以上。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胃扩张的人,大概15%的这类患者会觉得明显胸闷。要注意的是,如果吃完饭后1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得重点检查是不是胃动力有问题。
慢性失血导致组织缺氧
胃溃疡如果慢慢出血,会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一种因为缺铁引起的贫血)。当血红蛋白降到90克/升以下时,身体组织能得到的氧气会少40%。为了弥补氧气不足,身体会加快呼吸——血红蛋白每降10克/升,呼吸频率每分钟会多2-3次。这类患者通常活动后会觉得气不够用,安静的时候血氧可能正常,但一做运动测试就会发现呼吸和血流的配合出了问题。
疼痛刺激引发呼吸节律紊乱
胃溃疡突然发作疼痛时,内脏的疼痛信号会通过迷走神经传到脑子里,干扰负责调整呼吸节奏的脑桥区域。研究发现,疼痛评分到7分以上(满分10分的话算比较疼了)的患者里,28%会出现过度换气——也就是每次呼吸的气量变大、呼吸频率变快。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能看到,这些患者脑干里负责呼吸节奏的部位神经活动异常。
要提醒的是,同时出现这些呼吸症状的胃溃疡患者只占4.7%,但一定要和心脏问题引起的呼吸困难区分开。2023年欧洲消化疾病周的数据显示,38%有“胸闷+上腹痛”的患者可能被误诊,其中12%其实是冠脉微循环有问题(心脏小血管的问题)。所以去看病时,要重点说清楚这几点:症状和姿势有没有关系(比如躺着更难受)、发作多久、有没有反酸烧心或者拉黑便。
如果去急诊,医生会按“ABC”原则评估:先看气道通不通(A),再查呼吸功能好不好(B),最后监测循环系统(比如心跳、血压)(C)。常规要做的检查有床旁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胃食管反流监测和急诊胃镜。如果出现必须坐着才能呼吸、血氧饱和度低于95%或者意识不清,得马上启动多学科抢救。
预防上,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人别吃完饭立刻躺下,体重指数要控制在24以内(正常范围)。长期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这类抗炎止痛药)的人,要定期查胃黏膜厚度和血红蛋白。饮食上可以遵循“4×4”原则:每天分4次少量吃,每次吃的时候遵循“4口原则”——每口嚼15-20次再咽。
总的来说,胃溃疡引起的呼吸症状虽然不常见,但只要注意症状特点(比如躺着更难受、有反酸黑便),及时就医做检查,就能早期识别和处理。平时做好预防,比如控制体重、避免餐后平卧、注意饮食,也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