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流口水还带着异味,可能是口腔出了问题。这其实是唾液的成分或分泌模式发生了变化,说明口腔里的微生物平衡被打破,得引起重视。
龋齿会让唾液变多、有异味
牙齿被蛀出洞(龋洞)后,食物残渣容易藏在洞里发酵。这种封闭的“腐败环境”会不断刺激附近的唾液腺,导致晚上平躺时唾液分泌变多。中度龋齿的人,夜间唾液分泌量比健康人多1倍多。要留意后牙咬合面有没有黑褐色斑点或者白乎乎的斑块,这些地方容易藏着隐蔽的龋洞。
牙周有炎症,口水和口气都会变
牙龈下面长了牙石、形成牙周袋,会让唾液成分变样。炎症物质会刺激小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同时牙龈沟里渗出来的液体变多,让唾液变得更黏稠。有研究发现,牙周炎越严重(牙周袋越深),早上起来口臭越明显。主要表现是牙龈边缘发红肿,刷牙容易出血,有些人还会牙齿松动或者移位。
口腔溃疡发作时,口水多还臭
复发性口腔溃疡(也就是“口疮”)发作的时候,溃疡面会释放炎症物质,刺激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溃疡表面的假膜里有很多细菌代谢物,会让口气里的臭鸡蛋味(挥发性硫化物)变浓。这类人通常溃疡处会有灼痛感,吃辣的、酸的等刺激性食物会更疼,溃疡多长在嘴唇内侧、舌头下面这些软黏膜上。
四步自检法,在家查口腔状态
- 看:自己对着镜子(或用口腔镜)检查——牙齿相邻的侧面、后牙的咬合窝沟有没有黑褐色的阴影;牙龈是不是暗红或紫红色(正常应该是淡粉色)。
- 闻:先刷干净舌苔,深呼吸后闻呼出的气有没有腐败的臭味;用牙线剔后牙,再闻牙线上有没有异味。
- 摸:用干净的探针(或棉签)轻碰牙龈边缘,看看会不会出血;咬东西或者轻轻敲牙齿,有没有疼或者不舒服的感觉。
- 查唾液:早上没刷牙前,吐一点唾液出来,看看是不是浑浊或者有絮状物;有条件的话测测唾液pH值,要是低于6.5(正常一般是6.6-7.1)可能有问题。
做好这几点,改善口腔问题
- 认真刷牙:用改良巴氏刷牙法(刷毛45度对着牙龈,小幅度来回刷),后牙相邻的地方用牙间刷清洁。每天可以用菌斑显示剂(能把牙菌斑染成颜色)看看刷没刷干净,尽量把牙菌斑清掉90%以上。
- 正确用含漱液:如果需要,在牙医指导下使用含氯己定的含漱液,不要自己长期用。
- 调整环境和习惯:晚上用加湿器,把房间湿度调到50%-60%,保持口腔湿润;睡前3小时别吃东西,减少对唾液分泌的刺激。
- 定期找牙医:每6个月做一次牙周检查,看看牙龈下面有没有牙石、出血情况怎么样;如果需要,做洗牙(龈上洁治)或者深层清洁(龈下刮治)。
如果晚上流口水、有异味的情况一直不好,一定要及时去口腔科检查。平时定期自己检查,加上科学护理,能有效预防口腔问题加重。说到底,保持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再定期找牙医维护,才能让口腔里的微生物平衡,减少这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