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是否能用三七替代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争议不断。不少人觉得天然草药既安全又有效,盲目地用三七取代阿司匹林。就说有位62岁的大爷,长期服用三七粉,原本是想预防心血管疾病,结果身体却出现了各种问题。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定要科学地认识三七和阿司匹林的差异,别让错误的用药观念给健康埋下隐患。
三七和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大不同?
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酶(COX)活性,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直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达到预防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而三七呢,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它并不具备直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中国全科医学》研究表明,三七总皂苷能辅助增强阿司匹林的效果,但它没办法单独替代阿司匹林。从临床应用场景来看,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无病史人群)中,近年来研究显示,无明显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常规使用阿司匹林,出血风险可能超过潜在好处,需医生评估后使用。在二级预防(已患病人群)中,阿司匹林处于核心地位,而三七只能作为辅助来改善症状。
用三七替代阿司匹林,风险知多少?
长期服用三七有四大风险不得不防。一是肠胃刺激,会伤害肠胃;二是引起睡眠障碍,导致入睡困难;三是影响心功能;四是增加出血倾向。特别是出血性疾病患者,千万不能服用三七。有患者擅自停用阿司匹林,结果导致心血管事件复发。还有一些常见误区,比如认为“天然=无副作用”“三七可完全替代药物”。实际上,中药和西药是互补的,联合用药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都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科学用药,心血管疾病这样管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使用阿司匹林,别因为吃了三七就擅自停药。用药时要学会识别药物相互作用,比如三七和阿司匹林联用要监测出血情况,还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在综合管理方面,有这些个性化建议。生活方式上,要做到低盐低脂饮食,多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像快走就很不错,同时要戒烟限酒,降低心血管风险。症状监测也很重要,要是出现牙龈出血、黑便等出血征兆,得马上就医,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药物管理上,要记录好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漏服或过量。选择三七制剂时,一定要咨询医生。对于已停药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康复护理也不能马虎。可以通过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脑血管应激反应。 三七和阿司匹林有着核心差异,科学用药至关重要。大家可别“以偏概全”地用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得把药物治疗、生活习惯调整和定期随访结合起来,别过度迷信天然药物,以免延误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