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它的状态好不好直接影响呼吸质量。如果鼻塞持续超过10天,大多和病毒性急性鼻炎、过敏性慢性鼻炎或者细菌性鼻窦炎有关——这三类问题的发病原因和解决办法差别挺大,得针对性处理。
急性鼻炎:短期缓解要抓关键
病毒性急性鼻炎常跟着感冒一起出现,主要是鼻腔黏膜突然充血水肿。症状刚发作时,医生一般建议合理用减充血剂,但要记住两点:一是连续用别超过7天,不然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二是每天喝够2000ml温水促进代谢,同时睡够觉,让免疫力自己修复。另外,用温盐水冲洗鼻子也能辅助缓解症状,这类药物一定要听医生的,别自己乱买乱用。
慢性鼻炎:长期管理才有效
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表现为持续鼻塞,还会一阵阵打喷嚏。根据最新的《欧洲过敏性疾病指南》,得综合管:首先是鼻腔冲洗——每天早上用37℃的等渗盐水(和人体体液浓度差不多的盐水),用脉冲式方法冲,把鼻子里的过敏原和炎症分泌物冲掉;然后是局部用激素——选第二代鼻用糖皮质激素,早上一次喷鼻子就行,能抑制炎症;最后是环境控制——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选抗菌防螨的床单被罩,尽量少接触过敏原。研究发现,规范做这些,60%以上的人症状能缓解,但得长期坚持。
鼻窦炎:先确诊再分级治
如果鼻塞超过10天,还一直流黄绿色脓鼻涕、脸胀疼,得小心细菌性鼻窦炎。得先做影像学检查(比如CT)确诊。治疗分几步:一开始用广谱抗生素,得用够10-14天;如果对某种抗生素不耐受,可以换其他类型,但要注意有没有不良反应;另外,配合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提升效果,但得听医生的。治疗前做CT看看鼻窦开口通不通很重要,能帮医生定方案。
不管哪种鼻病,基础护理不能省
所有鼻部问题都得重视基础护理:第一是环境湿度——家里湿度保持在45%-65%,这样鼻腔里的纤毛(帮我们清理垃圾的“小刷子”)动得更有力,效率能高2.3倍;第二是温度适应——慢慢接触温差(比如从温暖房间到阳台),增强鼻子对温度变化的适应力;第三是微生态调节——定期补点益生菌,帮鼻子保持正常的菌群平衡。
用药安全:这些红线别踩
用任何鼻部药物都要注意安全:生理盐水冲洗每天最多3次,激素类药物连续用别超过3个月;如果减充血剂用超过7天,得赶紧换成生理性海盐水;要是出现持续头痛、看东西不清楚、高烧不退的情况,立刻去医院。
其实不管是哪种鼻炎或鼻窦炎,关键是规范治疗。最新研究说,按阶梯式方案来,85%以上的人症状能明显好转。建议大家记症状日记(比如每天记鼻塞、流鼻涕的情况),定期做鼻内镜检查看看效果,这样才能及时调整方案,把鼻子养得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