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引发的腹泻,其实和肠道黏膜受伤、菌群紊乱、免疫反应过激这三个因素有关。对付它得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分层处理,从药物、饮食到日常防护都要注意。
常用药物怎么用?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里的病菌和毒素,有研究显示它能缩短腹泻时间。建议空腹吃,吃完尽量躺着一会儿,让药物多接触肠道。选益生菌得看菌株,含丁酸梭菌的复合益生菌有抗酸特点,更容易在肠道“扎根”。要注意,抗生素和益生菌得间隔2小时吃,不然活菌会被杀死。
吃对食物,帮肠道修复
山药里的黏蛋白能帮肠道补充黏液层,比如每天吃点山药小米糊就不错——用100g铁棍山药加50g小米,文火熬的时候不停搅,别糊锅,熬到黏糊糊的状态,这样更容易附着在肠道上。苹果蒸到果肉半透明,里面的果胶更能帮肠道吸水,缓解腹泻。
怎么帮肠道菌群“复位”?
现在能通过检查精准找出菌群紊乱的情况。急性腹泻症状缓解3天后,可以补充短链脂肪酸这类帮助菌群恢复的物质。发酵食品要选对:无糖酸奶里的乳酸菌得够多,纳豆里的芽孢杆菌也得有足够量。
什么时候得赶紧去医院?
出现这些情况要警惕:一天拉超过5次、持续1天以上;尿少又黄,站着的时候头晕;炎症指标高。这时候得做粪便检查,看看有没有病菌或寄生虫。如果怀疑是炎症性肠病或者拉血,又没法做普通肠镜,可以做胶囊内镜。尤其65岁以上的老人,如果又拉又发烧,要小心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得找消化科医生看。
日常防护要做好这些
洗手要注意:用感应水龙头,挤够洗手液(大概一元硬币大小),搓够40秒。冰箱冷藏(4℃)里,肉蛋这类动物性食物别放超过12小时,蔬菜水果别超过24小时。运动的话,根据自己的心肺功能来,比如在不喘的心率范围内做间歇运动,每周3次、每次40分钟,能帮肠道提高免疫力。
急性肠炎腹泻虽然常见,但只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吃对修复肠道的食物、做好日常防护,大多数情况能慢慢恢复。如果出现拉得太厉害、头晕、发烧或者老人小孩症状加重,可别硬扛,赶紧去医院找专业医生帮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