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如果持续超过14天,得警惕是不是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在作怪。根据《中国消化道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临床常见的五大核心诱因得留意:一是肠道里的有益菌变少、有害菌变多,菌群失衡了;二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太多,把肠道蠕动速度拉快了;三是像肠易激综合征这类功能性肠病,肠道对刺激特别敏感;四是乳糖酶分泌不足,没法好好消化乳糖等糖类,引发代谢障碍;五是炎症性肠病这种由免疫问题引起的肠道病变。而且不同原因带来的腹泻,表现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会腹痛,有的会拉黏液便。
应对腹泻的药物得对症用。吸附类制剂像蒙脱石散,能通过层状结构把引起腹泻的病菌、毒素吸住;微生态调节剂建议选含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复合益生菌,帮着调整菌群;植物提取物黄连素有着广谱抗菌作用,能对付多种病菌。但要特别提醒,抗菌药物绝对不能自己随便用,一定要听医生的,不然可能耽误真正的病情。
营养调理也是腹泻管理里很重要的一环。根据《临床营养学》推荐,急性期可以试试低FODMAP饮食——就是少吃容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优先选小米粥、清蒸面条这类好消化的;可以吃点香蕉、苹果泥补补钾,避免电解质紊乱;适量喝无糖酸奶,能帮着重建肠道里的有益菌。还要注意,别吃乳制品、豆类和高纤维蔬菜,不然肠子里会产生更多气体,把不适闹得更厉害。
学会自己评估症状,能及时发现危险信号。如果出现这几种情况,得立刻去医院:每天排便超过5次,连续3天以上都没好转;大便里有血,或者隐血试验查出来有血;发烧超过38.3℃一直不退,或者肚子剧烈绞痛。根据《慢性腹泻诊断指南》,45岁以上第一次出现慢性腹泻的人,最好在症状出现后3-6个月内做个结肠镜检查,排查问题。
想守护肠道健康,得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自然·胃肠病学》的研究证实,规律作息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建议每天睡够7小时优质睡眠,早上空腹喝200毫升温开水,帮肠道动起来;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试试腹式呼吸训练,能调节大脑和肠道的联系(也就是脑-肠轴)。另外,管好压力特别重要,因为压力大很容易诱发功能性胃肠病,平时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之类的方式放松。
总的来说,不管是应对持续的腹泻,还是预防肠道问题,既要留意症状背后的原因,用对药物和饮食调理,也要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更要坚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调节压力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守护肠道健康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