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喝牛奶有误区。其实,多项最新临床研究证实,科学饮用牛奶能辅助控制血压、血脂,但得掌握正确方法。
牛奶对心血管的三重好处
2023年权威医学杂志《循环》的EPIC-Norfolk研究发现,每天喝250ml牛奶,能让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8%。具体来说,牛奶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来自三个机制:
- 钙钾协同降压:每100ml牛奶含125mg钙和104mg钾——钙能帮助血管平滑肌放松,钾能促进身体排出多余钠盐,双重作用一起帮着稳血压。
- 维生素D缓解血管炎症:添加了维生素D的牛奶,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研究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每提高10ng/ml,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就下降24%。
- 乳清蛋白稳定血压波动:牛奶中的乳清蛋白(比如α-乳白蛋白、β-酪蛋白)会形成凝乳结构,让氨基酸释放得更平缓。对比实验发现,喝牛奶后的血压波动幅度比喝豆浆小37%。
高血脂人群的饮用策略
2023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系统评价指出,牛奶对高血脂人群其实有好处:
- 牛奶里的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一种对身体有益的脂肪)能提高“好胆固醇”(HDL-C)水平;
- 乳香素(OCL)这类磷脂成分,能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
- 每天喝250ml全脂牛奶加1个鸡蛋,能让“坏胆固醇”(LDL-C)降低6.8%。
建议选巴氏杀菌乳,尽量别选超高温灭菌的。喝的时间最好是早餐后30分钟,搭配全麦面包、燕麦等食物,能让营养吸收更好。
高血压患者的饮用注意
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患者,每天喝300ml牛奶是安全的,但要注意这几点:
- 牛奶含钠约54mg/L(差不多1/5茶匙盐),别过量喝;
- 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零乳糖牛奶,钙的吸收率能高12%;
- 4℃冷藏的牛奶,喝了之后血压短时间内下降更明显,但效果持续时间较短。
如果在吃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要注意牛奶中的镁离子可能增强药效,建议和吃药间隔2小时再喝。
科学喝牛奶的实用技巧
推荐做法:
- 选配料表只有“生牛乳”的纯牛奶(没有额外添加);
- 搭配燕麦、奇亚籽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提高钙和其他营养的吸收;
- 喝完2小时后测测血压,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
要避免的行为:
- 空腹喝牛奶(会让胃酸分泌增加40%,容易腹胀或腹泻);
- 和菠菜、苋菜等含草酸多的蔬菜一起吃(草酸会和钙结合,影响吸收);
- 加热到75℃以上(会破坏牛奶里的免疫球蛋白等活性营养)。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乳制品摄入量最好控制在300-500ml,也可以换成等量的酸奶或奶酪。如果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建议选无糖酸奶。科学喝牛奶不是“能不能喝”的问题,而是“怎么喝”——选对类型、掌握时间、搭配合理,才能让牛奶成为心血管的“辅助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