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可能是血红蛋白异常的信号
很多人体检时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一直低,同时会出现耳鸣。研究发现,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g/L时,大概三分之一的人会有耳鸣;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可能血红蛋白在100-110g/L时就开始耳鸣,有些人即使浓度更低也没感觉——这和内耳供血的敏感度、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等有关,所以得结合整体情况判断。
特殊人群的内耳更“敏感”
有些人的内耳微循环调节不太好,毛细血管对血氧变化特别敏感,他们的耳鸣可能比贫血的典型表现(比如脸色白、没力气)来得更早。比如体位变一下(像坐转站)、环境温度变了,就会出现异常耳鸣;这类人还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比如手脚末端血液循环不好、心率变化异常。
神经内科研究发现,这类耳鸣可能提示全身微循环有问题——比如坐久了站起来耳鸣加重,就是体位变化导致血流改变引起的,说明耳鸣可能是全身循环异常的早期信号。
贫血加其他问题,耳鸣风险更高
如果贫血同时还有神经系统疾病,耳鸣的风险会明显升高。比如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又贫血的人,耳鸣发生率是单纯贫血者的2.7倍——这是因为外周神经传导异常和中枢神经供氧不足互相影响。
还有些脑供血不足的人,会出现“中枢性耳鸣”,其实是大脑的听觉中枢在代偿性激活,得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才能区分。这种情况需要血液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一起评估。
出现这些情况,要查血液
如果有以下表现,建议做系统的血液检查:
- 耳鸣同时有贫血常见表现,比如脸色、嘴唇发白,没力气、心慌;
- 体位变化(比如坐转站)会诱发或加重耳鸣;
- 耳鸣的节奏和心跳、脉搏一样;
- 特殊人群(比如长期吃素、月经量大的女性)突然耳鸣;
- 孩子耳鸣还伴随注意力不集中。
要注意的是,如果突然单侧耳鸣还站不稳,得先排除耳石症这类耳科紧急情况,之后再做血液检查。
怎么预防和管理?
- 关注营养指标:定期查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这些反映营养储备的指标,早发现问题;
- 调整饮食:帮身体更好吸收铁——比如吃铁多的食物(动物肝脏、红肉)时,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彩椒、猕猴桃);
- 适量运动:做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太极、游泳),改善循环;
- 缓解耳鸣:用声音疗法缓解对声音的敏感,比如用白噪音设备掩盖耳鸣;
- 记录症状:记下耳鸣和生理周期、饮食的关系,方便追踪变化。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耳鸣持续超过三个月,得做头颈动脉超声检查——长期耳鸣可能会让听觉中枢发生变化,这时候找血液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一起干预,比只补营养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