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老年人过度用手机、沉迷网络的问题愈发凸显。据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的中老年人用网情况及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显示,受访中老年人中每天上网时长在三小时以上的占30.9%。这不仅会引发如神经衰弱、颈肩背疼痛、食欲减退等健康问题,还可能让老人因缺乏网络警惕而上当受骗。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老人上网的益处,因此如何帮助老年人合理上网、戒除“网瘾”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
揭秘!老年人沉迷网络的原因与危害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智能手机普及,网络内容丰富多样,为老年人提供了娱乐和社交新途径,吸引他们投入其中。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感到孤独寂寞,网络成为他们排解孤独的方式。而长时间上网对健康危害显著,身体上会引发神经衰弱、颈肩背疼痛、食欲减退等问题,在精神上,若接触不良信息,还可能导致心理焦虑等状况。更严重的是,老年人对网络套路缺乏了解和警惕,容易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家庭攻略:助力老年人戒掉网瘾
子女要多陪伴老人,这是关键。可以带老人参与户外活动,如散步、爬山等,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鼓励老人培养钓鱼、下棋等兴趣爱好,转移他们对网络的注意力。例如,可以组织适合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或社交活动,让老人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此外,子女还可以帮助老人关闭手机App的通知功能,减少干扰信息,采用“梯度减少”的方式为老人设置手机使用时限,逐步降低老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互联网平台与社区:守护老人上网健康
互联网平台应承担社会责任,在操作上做好适老化改造,方便老年人使用。同时,加强对平台信息的审核与管理,构筑适合老年人信息消费的网络环境,提供积极健康的内容。社区也能发挥重要作用,组织举办老年文体活动,如文艺表演、书法绘画展览等,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消遣时光的选择,使老人主动放下手机,走出家门,拥抱多彩的晚年生活。
辩证看上网:提升老人网络安全意识
老年人学会上网后,出行会更便利,能紧跟时代步伐,还可以通过网络交友、与老友联系、拉近和子女的距离,这些都是上网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对于老年人上网要辩证看待。子女或者社区工作人员在教会老人上网的同时,要传授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可以开展培训活动、宣传活动,通过家庭成员交流和实际案例,让老人直观了解和体会网络安全问题,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帮助老年人合理上网、戒除“网瘾”需多方携手,让老人享受网络便利,保障身心健康与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