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止血系统的三道“防线”
人体止血靠三道精密的“防线”:血小板、凝血因子和血管内皮。血小板负责先形成初期止血栓,凝血因子通过一连串反应加固止血结构,血管内皮细胞会收缩调节血流。要是这三道防线里有任何一道出问题,鼻腔里的小血管破了就可能止不住血。
血小板出问题的出血特点
比如得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人,免疫系统会认错自己的血小板并破坏它们,典型表现是皮肤有小瘀点、瘀斑,还有黏膜出血。当血小板数量低于50×10⁹/升时,轻微外力就可能引发鼻出血。另外,抗血小板药、抗凝药这类药物会加重出血倾向,看病时一定要告诉医生用药史。
凝血因子缺陷的表现
血友病A(缺凝血因子VIII)、血友病B(缺凝血因子IX)的人从小就容易出血。比如鼻子轻轻撞一下,就会一直渗血,出血多少和创伤程度根本不匹配。如果孩子反复流鼻血还有家族史,小时候就要查凝血功能。
血液恶性疾病的报警信号
急性白血病引起的流鼻血,往往还会连累骨髓造血功能。白血病细胞乱长,不仅挤走正常血细胞,还可能直接破坏血管壁。大概五分之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就是反复流鼻血,还会跟着脸色苍白、发烧。
这些出血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一个月流鼻血超过3次,每次超过10分钟
- 出血多到堵住一侧鼻子,或者得吞咽流进喉咙的血
- 伴随牙龈渗血、皮肤青紫色瘀斑
- 孩子持续低烧,或不爱动、没力气
流鼻血时的正确处理步骤
出血时要这么做:
- 姿势对:上半身前倾30度,别让血往喉咙里流
- 压鼻子:用拇指按住出血侧鼻翼10分钟,力度以不疼为宜
- 调湿度: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
- 补营养:多吃含维生素K(比如西兰花)和维生素C(比如彩椒)的食物
去医院要做哪些检查
医生通常会开这些检查:
- 血常规:看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浓度
- 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 血管脆性测试:用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判断血管状态
- 必要时做骨髓穿刺检查
日常怎么预防流鼻血
- 用生理盐水喷鼻剂保持鼻腔湿润
- 鼻子干时涂凡士林或类似保湿产品
- 运动时戴合格的防护装备
- 家里放个湿度计,监测环境湿度
要提醒的是,偶尔流一次鼻血,大多是鼻子干或轻微外伤导致的。但如果反复流,等不出血了48小时内一定要去医院。数据显示,规范治疗后超过80%的人能明确病因并控制住。早发现血液系统问题,对改善预后特别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