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突然出血时,先别慌——冷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很多人习惯仰头止血,其实这会让血倒流进喉咙,反而增加误吸风险,甚至可能阻塞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身体往前倾15度左右,下巴稍微收一点像“乌龟探头”,用嘴呼吸——这样既能清楚观察出血量,又不会让血呛到喉咙引发恶心,还能保持呼吸顺畅。
止血的关键是找对按压位置。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下端的软肉部分(这里对应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动脉丛,大部分鼻出血都来自这个区域),持续捏紧10-15分钟。据临床统计,约85%的鼻出血都能通过这种规范按压止住。按压时别频繁松开查看,就像做饭时频繁掀锅盖会影响食物成熟,中途松开反而会打乱止血节奏。可以用手机设个倒计时,同时慢慢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冷敷要讲科学方法:把冰袋敷在前额发际线处,能通过刺激三叉神经引发血管收缩;如果敷在颈部两侧(大概耳垂下方两指宽的位置,这里有个叫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效果更显著——降温会激活迷走神经反射,辅助降低血压。记得用毛巾裹着冰袋,别直接贴皮肤,避免冻伤,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1. 持续按压超过20分钟仍渗血;2. 24小时内反复出血3次以上;3. 单侧鼻血量超过50ml(大概能浸透3个一元硬币大小的棉球);4. 伴随头痛、头晕、血压波动等症状;5. 儿童鼻出血超过10分钟不止。
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方式:比如用0.9%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用超细鼻内镜(直径≤0.5mm)精准查找出血点;局部使用凝血酶制剂、纤维蛋白粘合剂止血;用可吸收止血海绵、气囊导管填塞;或是采用双极电凝、激光凝固、射频消融等能量治疗;如果是顽固性出血,可能需要做血管栓塞术。
想避免鼻出血复发,日常要注意这些细节:1.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加湿器滤芯每周清洁一次;2. 每天用生理盐水凝胶或凡士林涂鼻腔2-3次,保持鼻腔湿润;3. 清理鼻腔用湿润棉签,别用手抠挖;4. 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尽量维持在130/80mmHg以下;5. 正在用抗凝药物的人如果出血,要及时联系处方医师调整方案。
还要避开这些常见误区:1. 仰头止血——会增加误吸风险,严重时可能阻塞呼吸道;2. 纸巾填塞——纸巾纤维容易残留鼻腔引发感染,且压力不足影响止血;3. 热敷处理——高温会扩张血管,反而加重出血;4. 自行灼烧——非专业操作可能造成鼻中隔穿孔,绝对不能尝试。
应对鼻出血的核心是“科学应急+专业治疗”——就像等待列车到站,需要耐心配合正确操作才能达成目标。掌握这些方法,遇到突发鼻出血时就能不慌不乱,有效处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