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一吞咽就疼的时候,要警惕是不是扁桃体发炎了。扁桃体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小卫士”,帮着抵御病菌时,自己可能会被感染发炎。遇到这种情况,得科学应对——既要做好居家护理,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找医生。
基础防护:居家护理的核心要点
症状刚出现时,先把居家护理做到位。第一要休息够:成年人每天睡7-9小时,能让免疫力尽快恢复;第二要吃对东西:遵循“三温原则”——温凉的流质(比如酸奶)、温热的半流质(比如粥)、温度合适的饮品(比如蜂蜜水)都可以,别碰坚果、油炸食品这类粗糙的,会刺激喉咙加重疼痛;第三要调环境: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用加湿器能缓解喉咙干痒;最后要清洁咽部:每天用0.9%的生理盐水漱2-3次口(药店买的生理盐水就行),能冲掉咽部的病菌,别用太多含薄荷的漱口水,容易刺激黏膜。
症状缓解:药物干预要听医生的
如果发烧超过38.5℃,或者喉咙疼得没法正常吃饭、说话,可以考虑用药,但一定要遵医嘱——不要自己乱买止痛药或消炎药吃。要记住:约50%-60%的急性扁桃体炎是病毒引起的,这时候用抗生素没用,反而会耐药;如果咽拭子检测确认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才需要用抗生素,而且得按医生说的疗程用,不能吃两天就停。
病情预警:这些信号要立刻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别犹豫,马上找医生:发烧超过3天还不退,或体温超过39℃;咽不下任何东西,连水都喝不了;说话含糊不清,还一个劲流口水;只有一侧喉咙疼,张不开嘴;呼吸变快,或喉咙里发出喘鸣音——这些可能是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间隙感染之类的并发症,得赶紧处理。
特殊人群更要注意:小孩如果不肯吃饭、呼吸急促、没精神,得立即送医院(他们不会表达,这些是严重感染的信号);老人免疫反应慢,就算症状轻(比如低烧、轻微咽痛),也可能藏着严重感染,要监测血氧饱和度和生命体征。
预防复发:把功夫花在平时
如果扁桃体炎老发作(比如一年犯3次以上,或连续两年每年犯5次以上),可以去查下免疫功能,要是符合手术指征(比如等离子消融术),恢复时间大概7-10天,但手术得医生严格评估,不是想做就能做。
长期预防要靠日常: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每天吃500g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A、C);过敏体质的人要定期查过敏原,控制鼻炎——鼻炎分泌物流到喉咙,容易诱发扁桃体炎。
总的来说,扁桃体炎是常见的咽喉问题,不用太恐慌。早期做好居家护理,注意观察症状变化,有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平时坚持锻炼、吃好睡好提升免疫力,就能有效应对,还能减少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