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炎与牙周病:分清"兄弟俩"的异同

健康科普 / 身体与疾病2025-11-10 09:55:4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016字
系统解析根尖周炎与常见牙周病的三大核心差异,提供实用预防策略和就医指导,帮助大众科学应对口腔健康问题
根尖周炎牙周病咬合痛牙槽骨吸收根管治疗牙周袋牙结石牙周刮治口腔护理牙齿松动
根尖周炎与牙周病:分清"兄弟俩"的异同

很多人牙疼了总以为是“上火”,随便喝点凉茶或忍忍就过了,但其实不同口腔问题得针对性处理——根尖周炎和牙周病都是常见口腔病,可发病原因、疼法、治法差别挺大,得先分清楚才能正确应对。

为啥会得这两种病?

根尖周炎是牙髓发炎没控制住闹的——比如蛀牙没及时补,细菌冲破牙髓扩散到牙根尖周围组织,引发炎症。牙周病的“病根”是牙菌斑: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慢慢变硬形成牙结石,长期刺激牙周组织,破坏支撑牙齿的“地基”。

疼起来、肿起来有啥不一样?

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时,最典型的是“一咬东西就疼”,很多人说“牙像被顶起来了似的”,嚼东西疼得更厉害;拖成慢性后,牙龈上会鼓小脓包,按一下流脓。牙周病早期不怎么疼,主要是牙龈红肿、刷牙出血;慢慢发展会形成深“牙周袋”,支撑牙齿的牙槽骨被破坏,最后牙齿松动、移位。两者都可能牙龈流脓,但根尖周炎的脓包离牙根尖更近,牙周病的脓包多在牙周袋附近。

医生怎么区分?

拍X光片能辨明——根尖周炎的片子上,牙根尖周围有黑影;牙周病的片子能看到牙槽骨平平吸收或局部有坑。医生还会测牙髓活力:根尖周炎的牙牙髓大多死了,测试没反应;牙周病的牙牙髓通常还活。另外,根尖周炎的牙一敲就疼,牙周病的牙用探针扎牙周袋时更疼。

怎么治?

根尖周炎得做根管治疗——把牙根里的细菌、坏死牙髓清干净,再填满根管,显微技术和超声器械能清得更彻底。牙周病得一步步来:先做基础治疗(洗牙清除牙龈上的结石,深层刮治清理牙龈下的结石);严重的得做手术(比如引导牙周组织再生)。规范治疗后,根尖周炎治愈率达85%-95%,牙周病控制有效率约70%-80%。

平时怎么防?

关键是正确刷牙——用“改良巴氏刷牙法”刷够3分钟;牙缝用牙线或牙间刷清理。定期检查:普通人每6-12个月查一次,易长牙结石、牙龈老出血的人缩短到3-6个月。饮食少碰精制糖(蛋糕、可乐等),吃完及时漱口。糖尿病患者、孕妇得更注意牙周护理——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治牙周病能改善血糖控制。

啥时候得赶紧看医生?

牙疼持续超过1天、牙龈反复长脓包、牙齿越来越松、咬东西越来越疼,得赶紧就医。急性根尖周炎发作时,先打开牙髓腔放脓或切开牙龈脓包,炎症消了再做根管治疗。牙周病患者若出现牙周袋流脓、牙齿移位,得让医生重新评估方案。

总之,根尖周炎和牙周病虽都关乎牙齿牙龈,但从“为什么得”到“怎么治”都不一样。别再把牙疼归为“上火”,真有问题找牙医查清楚——早分辨、早治疗,才能保住牙齿少遭罪。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造瘘手术后生活指南:如何适应身体新变化造瘘手术后生活指南:如何适应身体新变化
  • 护牙零食选对+进食时间科学,蛀牙风险轻松降护牙零食选对+进食时间科学,蛀牙风险轻松降
  • 牙齿松动别硬拔!科学方法助自然脱落防伤害牙齿松动别硬拔!科学方法助自然脱落防伤害
  • 骨髓炎警示:持续骨痛需警惕的感染风险骨髓炎警示:持续骨痛需警惕的感染风险
  • 孩子脚后跟疼痛莫忽视!3类常见诱因科学解析孩子脚后跟疼痛莫忽视!3类常见诱因科学解析
  • 产后手痛脚痛别大意,可能是身体在求救!产后手痛脚痛别大意,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 骨科手术植入物材质全解析:哪种最适合你?骨科手术植入物材质全解析:哪种最适合你?
  • 智齿该留还是拔?四个医学指标帮你科学决策智齿该留还是拔?四个医学指标帮你科学决策
  • 肩痛别误诊!年轻患者这样排查肌腱损伤风险肩痛别误诊!年轻患者这样排查肌腱损伤风险
  • 颈椎病手痛竟是神经被压迫?三步自检防恶化颈椎病手痛竟是神经被压迫?三步自检防恶化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