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防护和我们的睡眠、日常姿势等习惯密切相关,选对枕头、保持正确睡姿,再配合日常的防护训练,才能帮颈椎维持自然的生理状态。
颈椎的自然状态是向前微微凸起的,选枕头时要能保持这个弯曲。一般成年人的枕头高度建议在8-12厘米,具体还要看颈椎的情况:
- 颈椎变直的人:可以用蝶形枕头(中间低5-7厘米,两边高10-12厘米),通过不同区域的支撑帮颈椎找回正常弯曲;
- 颈椎反弓的人:适合圆柱形的长条枕头(直径12-15厘米),顺着颈后凸起的地方到后脑勺下方,呈15度角放置;
- 椎管狭窄的患者:可以选可调节的记忆棉枕头,晚上能小幅调整角度(上下5度)。
不同睡姿对颈椎的影响
睡姿不同,颈椎受到的压力也不一样:
- 仰卧:颈椎椎间盘的压力分布最均匀,适合用中间有凹陷的枕头(头部陷下去3厘米,颈部陷下去5厘米);
- 侧卧:一侧颈椎关节的压力会增加,建议用荞麦壳填充的枕头,高度等于肩膀宽度减10厘米;
- 趴着睡:会让颈椎扭到60-80度,影响颈部血液流动,尽量不要趴着睡。 研究发现,交替仰卧和侧卧能让椎间盘吸收营养的效率提高一些。
睡眠是颈椎修复的关键期
深度睡眠时,椎间盘的代谢活动会变活跃,这时候是颈椎组织修复的关键时间。用慢回弹记忆棉枕头的人,早上起来脖子疼的程度会轻一些;睡眠不足也会影响颈椎——每周有3次以上睡不够6小时的人,椎间盘老化的速度会更快。建议关注自己的睡眠结构,保证快速眼动睡眠(REM)占整个睡眠的20%-25%。
办公人群的日常防护
久坐的上班族,要注意调整工位和定时放松:
- 工位调整:电脑屏幕的上沿要和眼睛齐平(离眼睛35-40厘米),键盘和手的夹角不超过15度;
- 每小时动一动:每坐40分钟就做一组“三分钟放松操”:1. 抬头往后仰(看天花板),保持10秒,做3组;2. 夹紧肩膀(保持5秒、放松3秒),做15次;3. 双手放在额头前轻轻往前推,同时脖子往后顶,保持5秒再放松,做10次;
- 选对椅子:人体工学椅的腰椎支撑气囊压力要保持在8-10毫米汞柱,能更好地支撑腰部、减轻颈椎压力。
颈椎病恢复期的训练建议
颈椎病进入亚急性期(恢复期)后,可以按阶段做训练: | 阶段 | 训练内容 | 强度 | 注意事项 |
---|---|---|---|---|
第一周 | 颈椎等长收缩(比如用力低头但不移动、或抬头不移动) | 每天3组,每组10次 | 感觉到颈部肌肉用力就行 | |
第二周 | 毛巾卷轴抗旋训练(用毛巾卷放在颈后,轻轻向左右转脖子、对抗毛巾阻力) | 慢慢增加难度(从转5度到15度) | 颈椎旋转角度能增加5度以上 | |
第三周 | 悬吊式颈椎牵引(康复科专业牵引训练) | 牵引重量是体重的10% | 椎间隙能变宽0.3毫米以上 |
生活中要避开的伤颈椎习惯
现代生活里有些习惯特别伤颈椎,要注意调整:
- 看手机:保持屏幕和眼睛齐平(稍微往上抬15度),一次用不超过20分钟;
- 背东西:双肩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单肩包要两边肩膀换着背,每边不超过15分钟;
- 颈部保暖:颈部周围的温度保持在28-32℃,温度低会让椎间盘变僵硬;
- 选睡衣:睡衣领口要宽松,能伸进两个手指,避免晚上睡觉牵拉到脖子。
总之,颈椎病的预防和缓解需要从日常的小细节入手,不管是睡觉用的枕头、平时的坐姿,还是手机的用法,只要让颈椎保持自然的生理状态,再配合规律的放松和训练,就能减少颈椎的不适,维持颈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