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脱氢酶(LDH)是参与身体糖代谢的重要酶,几乎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红细胞和淋巴系统等各种组织细胞里。当细胞的“保护膜”(细胞膜)被破坏时,LDH会快速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血液里LDH浓度异常升高,往往提示某个组织或细胞受到了损伤。正常情况下,LDH的参考范围是100-250 U/L,但有时也会遇到特别高的情况(比如超过7000 U/L),这时候就得系统排查背后的原因了。
LDH升高的意义
LDH升高之所以能提示健康问题,主要和三个特点有关:第一,升高的程度和细胞破坏的数量成正比——破坏的细胞越多,LDH就越高;第二,能反映病情变化——比如治疗后LDH下降,可能说明病情在好转;第三,结合“同工酶”(LDH的不同亚型)分析,还能大概判断是哪个器官出了问题,比如有的亚型主要来自心肌,有的来自肝脏。
哪些情况会导致LDH升高?
1. 血液系统疾病
- 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长得太快、太多,容易坏死崩解,释放出大量LDH。大概70%-80%刚确诊的患者,LDH会超过正常上限的2倍,还常伴随贫血(比如乏力、头晕)、血小板减少(比如牙龈出血、身上有瘀斑),以及血常规里查到异常细胞。
-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的“保护膜”破了,里面的LDH(浓度比血浆高100倍)就会跑出来。这种情况常伴随间接胆红素升高(皮肤、眼睛发黄)、网织红细胞增多(说明身体在快速生成新的红细胞)。
2. 心肌损伤
- 急性心肌梗死:LDH会在发病24-48小时内达到峰值,持续3-6天。但光看LDH不够,还要结合肌钙蛋白、CK-MB这些更针对心肌的标志物一起判断。
3. 肝胆系统疾病
- 急性肝炎:肝细胞坏死时,LDH会和ALT、AST(转氨酶)一起升高,但ALT的特异性更高,更能直接提示肝损伤。
- 肝淤血:比如右心衰竭导致肝静脉回流不畅,肝脏会淤血肿胀,这时候LDH和它的亚型“LDH5”比例会异常。
4. 实体肿瘤进展
- 恶性肿瘤广泛转移: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坏死,会释放LDH。部分肿瘤(比如淋巴瘤)中,LDH还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数值越高,可能预后越差。
5. 其他情况
- 横纹肌溶解症:剧烈运动、创伤或代谢异常导致肌肉细胞破裂,LDH可能升到1000-3000 U/L,常伴随肌肉酸痛、尿色变深。
- 肺栓塞:缺血的肺组织受损,也会引发LDH非特异性升高,但这种情况通常还会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发现LDH升高后该怎么做?
1. 初步评估
首先要做基础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肌钙蛋白、肝肾功能;医生会做体格检查,比如摸有没有淋巴结肿大、肝脾变大,看有没有瘀斑;还要问你最近有没有创伤、剧烈运动、输血,或者家族里有没有类似的遗传病史。
2. 定向检查
- 查LDH同工酶:区分受损组织——LDH1、LDH2提示心肌或红细胞问题,LDH4、LDH5提示肝或骨骼肌问题;
- 影像学检查:做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包积液,用腹部超声或CT评估肝脾、淋巴结有没有异常;
- 骨髓检查:如果血常规显示全血细胞减少,或外周血查到异常细胞,可能需要做骨髓检查明确原因。
3. 动态监测
每周复查一次LDH,观察变化趋势;结合症状调整检查策略(比如原来胸痛,现在不痛了,LDH下降,可能病情好转);把每次的结果画成曲线,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
这些人的LDH“正常范围”不一样
- 孕妇:怀孕中晚期,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LDH参考范围会升到300-450 U/L;
- 运动员:骨骼肌质量大,基础LDH比普通人高15%-20%;
- 儿童:10岁以下孩子骨骼肌比例高,LDH上限能到300 U/L,这些都是正常的。
健康人发现LDH升高怎么办?
体检发现LDH升高,先做这几步:
- 排除生理因素:查之前有没有剧烈运动、空腹太久,这些可能导致暂时升高;
- 看伴随症状:有没有发烧、黄疸、胸痛、乏力这些“提示信号”;
- 48小时内复查:确认是不是真的异常;
- 及时就医的情况:无原因的持续升高、伴随不明原因贫血或出血、出现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全身症状。
现在医学通过LDH检测结合其他检查,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病因排查体系。遇到LDH异常,既不要过度紧张(比如自己吓自己“是不是癌症”),也不要掉以轻心。最稳妥的做法是找医生,按规范做检查,用科学方法明确诊断——别自行对号入座,更别拖延看病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