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部问题,和日常用力不当、身体老化等都有关系。下面结合最新研究,讲讲它的诱因和科学应对方法。
一、为什么会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是脊柱里负责承重的“缓冲垫”,随着年龄增长,里面的髓核(像果冻一样的部分)会慢慢失水变硬。日常一些习惯也会加重它的负担:比如连续坐1小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会比坐着前高40%,所以久坐的人更容易得;单肩背的东西超过体重的15%(比如长期单肩背包、抱孩子),会让脊柱受力不均;弯腰捡东西时,椎间盘压力是站着的1.5倍,蹲在地上擦桌子更会升到3倍。而且比起单纯拎重东西,发力方式错了(比如直接弯腰不用腿),对椎间盘的伤害更大。
二、分阶段康复训练,一步步来
(一)急性发作期(0-72小时):少动多躺,减轻压力
这时候最关键的是“保护腰部”,尽量睡硬一点的床,平躺着的时候膝盖下面垫个枕头,能降低椎间盘的张力。症状出现48小时后,可以慢慢做踝泵运动——就是躺着勾脚、绷脚的动作,通过脚的活动促进腰部血液循环,动作要轻,别用力。
(二)亚急性恢复期(72小时-2周):练核心,稳脊柱
疼痛缓解后,可以开始练基础的核心肌肉。比如猫牛式伸展:双手撑地、膝盖跪地,像猫一样弓背(抬头看天花板)、像牛一样塌腰(低头看肚子),每天做3组,每组5-8次。做的时候用肚子呼吸(腹式呼吸),动作幅度以不疼为准。
(三)功能恢复期(2周后):水里训练,更安全
这时候可以去水里做康复,水温跟体温差不多(32-34℃),水的浮力能帮脊柱减轻60%的压力,适合做一些抗阻训练(比如在水里推水)和平衡训练。每次别超过40分钟,避免太累。
三、吃对营养,帮椎间盘修复
(一)补够“修复材料”
椎间盘里60%是胶原蛋白,需要足够的优质蛋白来合成——每天每公斤体重吃1.2-1.5克,比如鸡蛋、牛奶、鱼肉、鸡肉都算优质蛋白。维生素C能帮胶原蛋白合成,每天吃200毫克就行,猕猴桃、彩椒、橙子里都有。
(二)吃点能抗炎的食物
深海鱼里的Omega-3脂肪酸能减轻炎症,每周吃3次(比如三文鱼、鳕鱼)就行;姜黄素(姜里的成分)和长链脂肪酸(比如橄榄油里的)一起吃吸收更好,能降低炎症指标,但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别过量。
(三)帮身体代谢更顺畅
镁能帮着调节骨和钙的代谢,每天吃300-400毫克,南瓜子、全谷物(燕麦、糙米)都是好来源;膳食纤维每天吃25-30克,比如蔬菜、水果、粗粮,能维持肠道健康,减少炎症物质吸收。
四、日常姿势对了,少受罪
(一)站坐都要“正”
站的时候,让后脑勺、胸椎(后背中间)、骶骨(屁股上方)连成一条直线,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坐的时候,腰和大腿保持110度左右的角,用腰靠垫撑着腰部,别瘫坐或弯腰。
(二)动起来,别僵着
上班遵循“20-20-20原则”:每工作20分钟,起来动20秒,看看6米外的东西,放松腰部;睡觉侧躺时,膝盖弯着,中间夹个枕头,让脊柱保持直的状态,别蜷得太厉害。
(三)特殊情况要注意
提重物时,别直接弯腰捡,要像蹲马步一样(箱式深蹲),用髋关节发力,把东西贴紧身体,减少腰部用力;长期站着的人(比如售货员),可以交替抬单腿(每次抬5秒),缓解腰骶部的肌肉疲劳。
腰椎间盘突出的管理关键在日常——姿势对了、康复练了、营养够了,能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加重。不管是已经有问题的还是想预防的,都可以从今天的小习惯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