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发现手指肿得攥不上拳,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昨晚水喝多了”或者“肾是不是有问题”?但如果同时脖子发硬、肩背酸酸胀胀,可得小心——这可能是颈椎出问题引发的神经反射性水肿。颈椎是连接大脑和身体的“信息通道”,要是它退化了,可能会让神经和血管的调节乱套,导致手这样的远端肢体出现异常。
神经压迫的两种“搞事”方式
颈椎第5到第8节的神经根管着上肢的感觉和运动。要是椎间盘突出或者长出骨刺(骨赘),压迫到神经,就像电线被卡住了,会让它支配的区域血管“不听指挥”——血管舒缩功能乱了,导致单侧手肿,还伴着像针扎一样的异样感,活动活动血流通了,肿就能轻点儿。 还有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交感神经链被刺激后释放太多神经信号,让血管一会儿收缩、一会儿扩张,结果毛细血管变“漏”了,血浆渗到组织里,晨起因为夜里血流慢,肿得更明显。
睡不对姿势,肿得更严重
本来颈椎就有退化的人,要是枕头太高,或者仰卧时头仰得太厉害,颈椎就会处于不符合正常生理曲线的姿势。长时间保持这种姿势,会让椎间孔的缝隙变窄,更压着神经根。夜里一直不动,就像一直在“挤”血管神经,早上起来手肿肯定更严重。
自己先测测:三步找线索
- 动脖子试试:慢慢低头、抬头、转头,看看会不会扯着肩臂疼。
- 比循环速度:双手同时握拳10秒再松开,看看两只手背的静脉消下去的速度是不是不一样。
- 摸感觉差异:用手交替碰手背不同地方,看看两边的温度觉、痛觉是不是一样。
这样做,帮颈椎“松绑”
睡对枕头:选能托住颈椎自然弧度的枕头,仰卧时颈椎要保持3-5厘米的前凸(就像低头时脖子前面的弧度)。 早上激活一下:用没肿的那只手扶住墙,慢慢往前倾15度,重复5次,帮椎动脉活血。 工作间隙动一动:每小时做“米字操”——用下巴在空中写“米”字,活动颈椎8个方向。 热毛巾敷脖子: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颈后15分钟,能让椎旁肌肉的血流速度快23%。 练颈椎力量:试试头顶东西练平衡,一开始可以顶本书静站5分钟,慢慢增强颈部深层肌肉的力量。
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要是出现以下情况,别拖着:
- 手指一直刺痛,或者某块地方麻得很清楚;
- 两只手的握力不一样,比如一只手攥不住杯子;
- 脖子动的时候有“咔咔”的摩擦声;
- 夜里突然肩臂像闪电一样痛,疼得睡不着。
有研究发现,有些不明原因手肿的人,其实颈椎已经有退化。早期做牵引、调姿势,大部分人的神经压迫症状能缓解。身体的异常信号往往有“提示性”,早认出颈椎引起的手肿,能避免神经越压越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