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唇部问题,很多人都有过嘴唇干得起皮、红肿甚至反复脱皮的经历。其实它是唇部的慢性炎症,诱因挺多——干燥的环境、总舔嘴唇的坏习惯、吃太辣太咸的食物,甚至长期压力大,都可能让嘴唇“闹脾气”。如果不注意护理,可能会反复发作,影响吃饭、说话,连涂口红都麻烦。今天我们就把唇炎的表现、护理雷区、治疗方法和预防技巧说清楚,帮你把嘴唇养回水润健康的状态。
唇炎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唇炎主要是唇部的慢性炎症,最直观的症状就是嘴唇干燥、起皮,严重时会红肿、疼痛,甚至肿得厉害或发紫。比如秋天风一吹就脱皮,或者总舔嘴唇导致“越舔越干、越干越舔”的循环,都是唇炎的典型表现。现在得唇炎的人越来越多,和环境污染、熬夜、挑食这些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唇部护理别踩这3个雷!
① 别舔唇、撕死皮!很多人觉得舔嘴唇能“补水”,其实唾液蒸发得快,只会让嘴唇更干,还可能扯出小伤口引发感染。想润唇,选含凡士林的润唇膏才对,涂一层就能锁住水分。
② 别闷着嘴唇!戴透气口罩能防紫外线,但别戴太久(比如一整天),不然口罩里的潮湿环境会滋生细菌;出门也可以涂带SPF值的润唇膏,更方便。
③ 别咬嘴唇!咬唇会给嘴唇造成微小创伤,增加感染风险。如果忍不住,把指甲剪短,或者手里攥个握力球转移注意力。
吃对了,唇炎好得快
① 补B族维生素!很多唇炎患者缺B族维生素(比如B2、B6),它能帮唇部黏膜修复。平时多吃深绿色蔬菜(菠菜、西兰花)、橙黄色蔬果(胡萝卜、猕猴桃),还有全谷物(燕麦、小米),这些都富含B族维生素。
② 这几样要少吃!辛辣食物(辣椒、火锅)会让嘴唇血管扩张,加重红肿;含酒精的漱口水别用,会破坏嘴唇的保护膜;高盐食物(咸菜、腌肉)会让嘴唇肿,尽量少碰。
③ 多喝水!每天喝够1500ml(约7-8杯),小口分次喝,比猛灌更能让嘴唇保持湿润。
压力大也会得唇炎?没错!
长期压力大、焦虑,会让身体分泌更多“皮质醇”(压力激素),削弱唇部的免疫力,导致嘴唇更容易干燥、发炎。比如考试前、加班熬夜时,很多人会突然出现唇炎。缓解压力可以试试这几招:
① 腹式呼吸: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慢慢吸气鼓肚子,再慢慢呼气收肚子,能快速放松。
② 用清凉润唇膏:选含天然薄荷的润唇膏,涂上去凉凉的,能缓解烦躁,还能提醒自己别舔嘴唇。
③ 替换坏习惯:下次想咬唇或舔唇时,捏捏握力球,或者搓搓手,把注意力从嘴唇上移开。
唇炎发作了,该怎么治?
如果嘴唇持续肿胀、发紫,或者脱皮红肿超过1周没好,一定要去皮肤科:
① 先查原因:医生可能会做“斑贴试验”(找过敏原,比如对化妆品、食物过敏),或“真菌镜检”(看有没有真菌感染)。
② 对症用药: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药膏,真菌感染用抗真菌药膏,过敏用非激素免疫调节药(都要遵医嘱,别自己乱涂)。
③ 新护肤品先测敏:比如新润唇膏、口红,先涂一点在嘴角,24小时没红没痒再用,避免过敏。
做好这几点,唇炎不再来
① 日常护理要坚持:每天涂3次润唇膏(晨起、餐后、睡前),选锁水的(凡士林、羊毛脂);每周2次温和去角质(含乳酸的),轻轻去掉死皮;每月换1支润唇膏,避免细菌滋生。
② 环境防护要到位:出门涂带SPF的润唇膏,防紫外线;室内湿度保持40%-60%(用加湿器);别让风直吹嘴唇超过30分钟(骑车、吹空调时用围巾挡一下)。
③ 改掉坏毛病:别舔唇、咬唇,不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少吃辣咸食物,多吃蔬果多喝水。
唇炎其实是“三分治,七分养”。只要避开舔唇、撕皮这些坏习惯,坚持日常润唇、防紫外线,吃对营养,再配合医生的治疗,就能让嘴唇慢慢好起来。关键是把这些方法变成习惯——比如每天出门前涂润唇膏,吃饭后补涂,慢慢你会发现,嘴唇再也不会动不动就干得起皮了。毕竟,水润的嘴唇不仅好看,还能放心吃喜欢的食物,说话都更舒服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