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登·E·克莱因
事实核查:朱莉娅·博纳维塔科拉
关键要点
更新后的指南设定了更低的收缩压目标值,扩展了基于风险的治疗,并呼吁加强实施以缩小护理差距。
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更年轻时患高血压,且许多人从未达到推荐的治疗目标,更新的临床建议正在改变临床医生诊断、监测和管理高血压的方式。
在美国心脏协会(AHA)2025年科学会议上发布的这份新指南,强调了更严格的收缩压(SBP)控制、扩大使用PREVENT风险计算器,以及加强实施策略以弥补高血压控制的差距。
美国心脏协会指南编写委员会主席、密西西比大学医学院荣休教授丹尼尔·W·琼斯医学博士表示:“该指南的重要性仅取决于我们实施的成功程度。”
更低的血压目标值与支持强化控制的新证据
新高血压指南保留了2017年的分类,但对治疗阈值和目标进行了重要更新。指南建议将高血压成人患者的收缩压目标值考虑设定为低于120毫米汞柱,无论其心血管风险状态如何,这标志着向强化控制的转变,因为多项试验已证明其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肾脏疾病和认知能力下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琼斯强调了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的研究发现:强化降低血压可使痴呆风险降低15%。他称这是“近期临床试验中最重要的新认知”,并补充说降低血压“应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实现目标血压的最终动力”。
指南重申了一线治疗方案,但指出要达到低于130毫米汞柱(理想情况下低于120毫米汞柱)的目标,需要结合生活方式改变、及时启动药物治疗以及准确的诊室外血压监测。低于120毫米汞柱的血压目标值同等适用于心血管风险升高和未升高的成人患者,但针对不同人群的治疗推荐等级和证据水平存在差异。
新风险工具、团队协作护理及早期用药
杜兰大学医学院预防心脏病学主席兼医学教授基思·费迪南德医学博士阐述了新的治疗框架,包括对生活方式干预3至6个月后未改善的1期高血压患者,即使10年风险低于7.5%,也建议早期启动治疗。他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1期高血压成人患者会进展至2期。
指南正式纳入了美国心脏协会的PREVENT计算器,这是首个涵盖更广泛心血管、代谢和肾脏结局的风险评估工具。团队协作护理现被列为1类推荐,反映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多学科管理可改善长期控制效果。指南还大力支持家庭血压监测,并规定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测,包括普遍使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费迪南德指出准确测量和临床医生教育的重要性,强调血压在临床环境中“测量效果不佳”,且无袖带设备不被推荐(3类)用于高血压诊断或管理。
糖尿病、肥胖和慢性肾病的更新建议
梅奥诊所医学教授桑德拉·塔勒医学博士介绍了关键合并症的更新建议。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成人患者,治疗阈值仍为收缩压130毫米汞柱或更高,目标值低于130毫米汞柱,同时鼓励达到低于120毫米汞柱。塔勒强调了BPROAD试验的随机证据,该试验纳入近13,000名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证实“更低的血压目标值在心血管结局方面有明显改善”。
对于肥胖或代谢综合征患者,指南指出用于体重管理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作为降低血压的辅助有效手段”。近期一项荟萃分析发现,非糖尿病成人患者的收缩压平均降低约5毫米汞柱,主要归因于体重减轻。
指南还加强了对慢性肾病高血压的建议,明确目标值应低于130毫米汞柱,同时鼓励达到低于120毫米汞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仍是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或白蛋白尿患者的首选一线药物;临床医生可在治疗启动后的前4周内允许肌酐升高不超过30%。
实施仍是最大障碍
杜兰大学医学院全球公共卫生学主席、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保罗·韦尔顿医学博士直率地评估了美国高血压控制率低下的现状:仅23%的美国高血压成人患者达到低于130/80毫米汞柱的控制目标,达到理想收缩压目标值低于120毫米汞柱的患者比例更低。
韦尔顿强调了知识与行动之间的脱节:“在知道该做什么和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这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
指南中概述的有效实施策略包括:
- 准确测量血压
- 使用单片复方制剂治疗
- 家庭血压监测
- 提供团队协作护理
- 解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
- 采用固定治疗路径,如“里程碑式随访”
尽管存在障碍,韦尔顿强调解决方案已充分确立,应扩大规模以缩小治疗差距。他总结道:“总之,障碍很多,但解决方案也很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指南中详细描述的这些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库什曼WC、汗SS、琼斯DW等。《2025年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在美国心脏协会2025年科学会议上发表;2025年11月8日;美国新奥尔良。
- 降低血压显著降低高血压人群的痴呆风险。新闻稿。美国心脏协会。2023年11月11日。
- 毕Y、李M、刘Y等。强化血压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25;392(12):1155-1167。
- 阿里A、西迪基AA、乌斯曼MS、沙希德I、汗MS、佩尔萨尼P。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肥胖患者(无论是否患糖尿病)收缩压的影响:系统性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临床肥胖》。2025;15(4):e70012。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