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产后抑郁症、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新治疗方案。
仑卡奈单抗(lecanemab)成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重要突破,通过双周静脉注射方式减缓疾病进展。然而,该药物存在脑肿胀等副作用隐患。
吉哌隆缓释片(gepirone ER)为抑郁症成人患者提供了新选择,既能有效缓解症状又避免了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常见的部分不良反应,但需警惕心脏相关风险。
祖拉诺酮(zuranolone)作为首款口服产后抑郁症治疗药物,具有快速起效特点。然而,该药对哺乳期母亲的影响及长期疗效仍需深入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7岁及以上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治疗,标志着其适用范围从成人扩展至儿童群体。
新型利培酮皮下注射剂简化了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方案,支持每月或每两月给药一次。
阿尔茨海默病:仑卡奈单抗
2023年1月,FDA批准仑卡奈单抗(Leqembi)用于治疗轻度阶段阿尔茨海默病。
仑卡奈单抗需每两周进行一次静脉注射。
作用机制
仑卡奈单抗含有可结合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原纤维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疗效
根据近期综述,FDA批准的抗Aβ单克隆抗体可能有助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进展,但代价是副作用发生概率增加。
最新研究显示,FDA批准的抗Aβ单克隆抗体或能减缓疾病进程,但伴随更高的副作用风险。
最常见副作用
输注相关反应、头痛、跌倒、视觉障碍、头晕和意识混乱。
主要风险
该药物与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相关,可能表现为脑肿胀和脑出血。
审批争议
仑卡奈单抗由卫材(Eisai)和百健(Biogen)两家生物制药公司生产,这两家公司也是2021年6月获批的阿杜卡奴单抗(aducanumab)的制造商。
阿杜卡奴单抗审批曾引发争议,因其未显著改善认知衰退。
符合仑卡奈单抗治疗条件的患者虽表现为轻度认知障碍且功能良好,但可能面临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抑郁症:吉哌隆缓释片
2023年9月,FDA批准吉哌隆缓释片(Exxua)用于成人重度抑郁障碍(MDD)治疗。该药物通过调节血清素神经传递发挥抗抑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曾于2004年、2007年和2015年三次遭FDA拒绝。
适用人群
吉哌隆在避免性功能障碍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常见SSRI类药物常导致此类问题,该药物对性功能无不良影响。
禁忌人群
QTc间期延长风险人群禁用。此情况下,心肌在心跳间期的充能时间异常延长,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危险状况。
存在QTc间期延长风险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建议普通人群在用药前进行心电图检查。
产后抑郁症:祖拉诺酮
2023年8月,FDA批准祖拉诺酮用于产后抑郁症治疗,这是该疾病首款口服治疗药物。
作用机制
产后抑郁症是部分女性分娩后出现的抑郁类型。
这可能与影响大脑功能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其中一种激素名为孕酮,人体将其转化为别孕烯醇酮(allopregnanolone)。妊娠期间,别孕烯醇酮水平持续上升,妊娠最后三个月达到峰值。
婴儿出生后,该物质水平急剧下降,这种剧变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并诱发产后抑郁症。
祖拉诺酮是一种设计为模拟别孕烯醇酮作用的药物。
起效速度
祖拉诺酮可能在数日内起效,疗程可持续2周短期使用。
哺乳期使用
现有研究中,服用祖拉诺酮的母亲被禁止哺乳。因此,该药物对哺乳的影响及是否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尚不明确。
疗效持续时间
目前研究仅对参与者进行了最长45天的观察,长期疗效尚不明确。
需进一步研究以全面了解这些特性。
最常见副作用
至少10%服用祖拉诺酮的患者出现嗜睡、头晕和镇静(困倦)等副作用。
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艾司西酞普兰
2023年8月,FDA批准艾司西酞普兰(Lexapro,商品名来士普)用于7岁及以上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治疗。此前该药物仅获批用于成人患者。
广泛性焦虑障碍概述
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是一种心理健康疾病,特征是对日常事务产生过度、持续且无法控制的担忧。
当个体在超过半数的日子里难以控制担忧情绪,且持续至少六个月,并出现坐立不安、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易怒等三种及以上症状时,可诊断为GAD。
适应症规范解析
"规范用药"指药物用于FDA明确批准的适应症。
"超说明书用药"指将药物用于未经FDA批准的特定治疗。这种做法可行,因为药物已被证实安全有效,尽管未通过该适应症的FDA审批流程。
目前FDA已批准两种药物用于儿童广泛性焦虑障碍:艾司西酞普兰和度洛西汀。
其他常用于超说明书治疗的SSRI和SNRI类药物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新剂型
Uzedy于2023年4月获批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治疗。这种皮下注射剂支持每月或每两月给药一次,是首款皮下注射用利培酮制剂。
皮下长效注射抗精神病药解析
常规口服药物需每日服用,而长效抗精神病药每数周或数月给药一次。对于难以坚持每日服药的患者,长效注射剂可简化治疗方案。
临床优势
该新疗法针对性解决治疗难题并降低复发风险。但需考虑费用因素,其月治疗成本根据剂量强度在1,232至3,080美元之间。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