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天气太冷,妈妈给毛毛(化名)准备了电热毯取暖。由于毛毛由于已经学会夜间忍尿,妈妈就没有给毛毛穿纸尿裤,毛毛这天可能身体不舒服,突然三更半夜尿床引起电热毯漏电,当妈妈在清晨无意触及毛毛的身体,一阵麻才发现了悲剧。当家人撕心裂肺地将毛毛送到医院时,医生表示已经太晚了。
专家:冬季宝宝取暖别用电热毯
除了可能会发生毛毛这样的悲剧,宝宝电热毯取暖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知名育儿专家张思莱在其微博中表示,给婴幼儿取暖最好别用电热毯。
冬季给宝宝取暖要注意啥?
1、天然的礼物--阳光
冬天虽然寒冷,但是温暖的阳光确是老天送给宝宝最好的礼物。宝宝满3个月后,带宝宝常到避风的户外晒太阳,多晒脚板心能够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当然我们也提醒您,晒太阳的时候,要让宝宝带着遮住眼睛的帽子,注意摸着宝宝的后背,如果出汗要及时减衣服,体质不过关的宝宝,更要听医生的建议,避免受到寒风的侵袭。
2、妈妈的礼物--保暖器
即使是冬天,宝宝也会经常分泌,出汗,妈妈不能害怕变天不给宝宝及时清洁。我们建议条件允许的家庭,最好中午给宝宝洗澡,温度在20度以上,在浴室内,尽量装一些避免伤害孩子的保暖设施,如加热快的热炉等。在浴室内充满水气后,带宝宝走进浴室,开始洗澡。妈妈洗澡洗的好,宝宝就会常常赖水,请您注意,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赶快把孩子抱出来,避免时间超过10分钟。就算是寒流来袭的换季季节,家中一台取暖器,再给宝宝准备好纯棉的衣服,减少静电的损伤,保暖也不含糊。冬天,一台安全的取暖器,可以把温度牢牢控制住,让您的宝宝随时体验温暖感觉。
冬季取暖要注意啥?
冬季许多家庭给孩子使用热水袋、电褥子、电热毯等取暖。这些取暖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会对孩子造成危害。比较常见的有高热“中暑”和低热烧伤。
冬天给婴幼儿取暖最好不用电热毯。因为电热毯持续供热,如果此时孩子全身又捂得很严,散热不灵,就会使体温随着被窝内的温度不断上升,高热和大量出汗时间一久就会对孩子的循环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出现冬季“中暑”现象。
冬季“中暑”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重则可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婴幼儿容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的适应性较差有关。特别是出生后150天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又较为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相协调,使婴儿容易出现高热。持久的高热及过高的热量会损害婴儿的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