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广东医生切除世界最长食管癌 “趁热吃”容易得食管癌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16-04-10
广东,食管癌,预防食管癌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世界食管癌第一高发国家,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数超过全球总例数50%。中国食管癌的流行具有显著地理分布差异,广东省特别是粤东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居高不下。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手术,切除长达22.5厘米的超长食管癌。经教育部查新中心检索,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食管癌。据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吴旭介绍,本次手术历时18个小时,患者更换6种体位,用了4种手术刀,终于将肿瘤从三根大血管中剥离出来。由于一直戴着手套,医生手部的皮肤都皱了。

中国是世界食管癌第一高发国家,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数超过全球总例数50%。中国食管癌的流行具有显著地理分布差异,广东省特别是粤东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成功完成一例手术,切除长达22.5厘米的超长食管癌。经教育部查新中心检索,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食管癌。据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胸外科主任医师吴旭介绍,本次手术历时18个小时,患者更换6种体位,用了4种手术刀,终于将肿瘤从三根大血管中剥离出来。由于一直戴着手套,医生手部的皮肤都皱了。

“趁热吃”容易得食管癌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进食过烫食物与食管癌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人的食道内壁是由黏膜组成的,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若经常吃过烫的食品诸如火锅、麻辣烫等,就会对口腔、食管、胃内黏膜构成严重损伤,如果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反复多次易构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长此以往,就会诱发黏膜质的变化,以至癌变。

同时,那些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常吃腌渍食物的人群也是食管癌好发的高危人群。进食过快、爱喝烈性白酒、嗜好辣椒等不良饮食习惯,易发生食道黏膜损伤、慢性炎症;腌渍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亚硝胺等都是重要的致癌物质,反复刺激易引起食道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可导致最后的癌变。

食道癌早期不是没有症状

绝大多数早期食管癌患者都经历过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如果发现有以下症状就应引起警觉。

1、吞咽时梗噎感:最多见。林县农民用语为“压气”,意思是吞咽食物时觉得有气体阻挡其顺利下行。症状可自行消失或反复发生,不影响进食。常在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疼痛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在吞咽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时更明显。疼痛的部位一般较实际长癌的部位高一些。食管下段癌,疼痛可以发生在上腹部。几天后或服药治疗后疼痛可缓解。在进食不当或情绪波动时疼痛又会出现。这种情形会反复,如此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2-3年,当肿瘤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

3、食物滞留感或异物感:吞咽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吞咽干燥粗糙食物时更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胸骨后有闷胀感患者常不能具体形容这种感觉,只说胸闷不舒服。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食道癌?

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是控制食管癌的最根本措施,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减少吸烟与喝酒;不要吃过烫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

2、不吃发酵霉变的食物;做好食物的防霉去毒;减少亚硝酸盐的摄入;鼓励多吃蔬菜水果。

3、在食管癌高发区,管好水源,防止水源污染,改良水质;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乏硒、钼等元素的状况。

4、对于平时有食用酸菜、饮酒等习惯的人群,一旦出现食管癌的早期症状,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关新闻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广州地区职业健康水平
食管癌真的是“烫”出来?这四类人群要警惕
广东脐血驰援广西 再障患儿获新生
世界脐血日:关注生命“脐”迹 我国脐血出库应用近3万份
广东脐血库参与科普日活动 为市民打造科普盛宴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