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不少家庭都受到了影响。当家庭成员出现流感发烧症状时,正确的降温与护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流感发烧的基础知识与初步处理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症状有高烧、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咽喉痛、咳嗽等。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冬春季节是流感的高发期。 发热其实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种反应。当病毒入侵时,免疫系统会释放一些物质来升高体温,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繁殖。发热对身体既有正面影响,比如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也有负面影响,如引起身体不适、消耗能量等。 一旦家庭成员出现流感发烧症状,初步处理步骤很关键。首先要让患者多休息,充足的睡眠能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身体恢复。饮食上要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像油炸食品、辣椒等都应避免。同时,要让患者多饮水,这样能保持体内水分充足,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物理降温也是常用的方法。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的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也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起到降温作用。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冷水可能会使患者寒战,酒精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降温与紧急情况处理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就需要考虑药物降温。常用的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用药时一定要遵循规范,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掌握剂量和频率。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成人一次用量一般为 0.3 - 1 克,每 4 - 6 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但 24 小时内不得超过 4 克。 对于特殊人群,用药更要谨慎。儿童用药剂量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孕妇和老人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如果是有惊厥史的患儿,当体温达到 38℃时就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上述的物理降温和使用退烧药。一旦出现惊厥等紧急情况,要立即将患儿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腔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送往医院。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烧不退等严重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就医前要记录好患者的症状,如体温变化、是否有咳嗽咳痰等,还要携带之前的病历等相关资料,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家庭护理与预防措施
在家庭护理方面,日常护理要点不容忽视。要保持室内通风,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这样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毒的滋生。家庭成员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尤其是在照顾患者时,更要做好防护措施。 饮食调整也很重要,推荐给患者吃蔬菜汤、水果、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蔬菜汤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 C,粥则容易消化,能为患者补充能量。如果患者营养摄入不足,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作息上,要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需要更多。同时,患者也要注意心理调适,可通过放松训练、压力管理等技巧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预防措施对于减少家庭内部的交叉感染风险非常重要。建议家庭成员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等易感人群。平时要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一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还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计划,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面对家庭群体流感发烧,我们要掌握正确的降温与护理方法。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家庭成员要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与康复过程,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