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睡眠特征和172种疾病相关,到底咋回事?

作者:张熙
2025-09-07 10:15:01阅读时长2分钟980字
睡眠特征和172种疾病相关,到底咋回事?
保健科睡眠问题睡眠特征疾病风险老年衰弱症糖尿病帕金森病睡眠节律作息规律睡眠质量睡眠监测健康管理睡眠时长心脏病抑郁症肝硬化智能设备

内容摘要

北京大学和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联合研究揭示了睡眠特征与172种疾病之间的显著关联。睡眠节律紊乱增加老年衰弱症、糖尿病和帕金森病的风险。规律作息和科学监测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

近期,北京大学和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引发关注。该研究历经6.8年,对8.8万人进行跟踪调查,揭示了睡眠特征与172种疾病之间的显著关联。研究采用客观睡眠监测技术,首次系统性拆分睡眠时长、节律规律性、睡眠稳定性三大维度,为个体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睡眠特征与疾病风险关联几何?

研究发现,睡眠特征与疾病风险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量化关联。睡眠节律紊乱,如作息不规律,与83种疾病直接相关。其中,老年衰弱症风险飙升236%,糖尿病和帕金森病超过36%的发病风险可归因于睡眠节律问题。经常熬夜,即在凌晨0:30后入睡的人群,肝硬化风险是早睡者的2.57倍,这是因为夜间肝脏代谢和修复被干扰。此外,看似“睡够8小时”的人中,每5人就有1人实际睡眠不足6小时,这部分人群心脏病风险增加54%,抑郁症风险上升79%,凸显了主观感知与实际睡眠质量的偏差。研究强调,睡眠时长、规律性和质量缺一不可,需综合评估以降低疾病风险。

如何进行睡眠监测与自我管理?

针对睡眠问题,研究提出了四大黄金标准:每日保证7 - 8小时睡眠、22:00 - 23:00入睡、保持作息规律、提升睡眠质量。为减少主观偏差,建议使用智能设备客观记录睡眠数据,避免“自我欺骗”。具体措施如下:

研究对未来健康管理有何启示?

该研究为疾病预防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需结合主客观睡眠数据,如自我报告与设备监测,以更全面评估健康风险。对公众而言,可将睡眠管理纳入日常健康管理,例如通过调整作息降低糖尿病风险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进程。医疗机构或可参考该研究设计个性化干预方案,例如针对肝病高危人群强调“23:00前入睡”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呼吁,睡眠健康应与饮食、运动同等重视,早期干预可有效减少慢性病负担,延长健康寿命。 这项研究通过大数据揭示了睡眠与健康的深层联系,为个体提供了可操作的改善方向。公众需正视睡眠问题的潜在危害,通过科学监测和调整作息,将健康管理从疾病治疗转向预防,从而提升整体生活质量。研究团队表示,未来将探索睡眠干预对特定疾病(如帕金森病)的长期保护作用,进一步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加速大脑老化?快看看应对之策!
男性26.3、女性25.4,这个BMI范围死亡风险最低!
新型传感器助力,肿瘤复发率降15%-20%是咋做到的?
传统支架痛苦多,国产新型支架让患者轻松康复!
西药耐药反复发作,桂枝汤却治好5年过敏性鼻炎!
中国脑机接口技术牛在哪?首例患者术后效果惊人!
毛发制成的牙膏能修复牙釉质?是真的吗?
18%死亡风险下降,适度肥胖真有益老人健康?
无需切口激光!EMR视力矫正技术创新在哪?
伤口愈合时间缩短33.3%!这些新技术太神啦!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