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是我们呼吸系统的“门户”,黏膜下分布着很多细小血管,平时不容易察觉,但当这些血管受到刺激或损伤时,就可能出现鼻涕带血丝的情况。其实,鼻涕带血不一定是大问题,很多时候和日常习惯、环境或小炎症有关,但也需要分清原因,正确应对。
鼻涕带血丝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类:
- 环境太干“作妖”
如果长期待在湿度低于40%的环境里,鼻腔黏膜的水分会快速蒸发,血管变得更脆,容易破裂出血。建议这样做: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5%~60%之间;出门戴保湿口罩,减少水分流失;屋里放几盆绿萝、吊兰这类耐旱植物,也能帮着增湿。 - 局部有炎症闹的
比如感冒引起的急性鼻炎,到第3~5天的时候,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血管容易破。可以试试这些办法:用生理盐水冲鼻子,每天2~3次,帮着清洁炎症分泌物;用冷毛巾敷鼻子根部,缓解肿胀;千万别用力擤鼻涕,不然会加重血管损伤。 - 鼻子结构有点“歪”
有鼻中隔偏曲的人,大概60%会出现单侧鼻子出血的情况,常伴随这些表现:一直单侧鼻子堵、鼻腔干得难受、鼻子前端反复出血。如果连续出血超过2周,要去做鼻内镜检查,看看结构问题严不严重。 - 可能是全身问题的信号
如果两边鼻子反复出血,还伴有牙龈总渗血、皮肤上有小红点或瘀斑,或者稍微运动就青一块紫一块,得警惕是不是全身疾病的信号,建议去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这些项目,排除血液系统问题。 - 挖鼻子等机械损伤
小朋友流鼻血,70%是因为挖鼻子伤到了鼻内的Kiesselbach区(这个区域血管多,特别脆弱)。预防要注意:把指甲剪短,避免挖鼻时划伤黏膜;教孩子用“单侧轻柔擤鼻法”——一次只擤一边,动作轻一点;鼻子干的时候涂点儿凡士林,减少干痒想挖的冲动。
如果真的出现鼻出血,家庭护理可以按这几步来:
- 先止血
身体稍微向前倾15度左右,用拇指按住出血那侧的鼻翼,压5~10分钟。也可以配合冷敷鼻梁,每次别超过15分钟,帮助血管收缩止血。 - 帮黏膜修复
出血止住后,在鼻子里涂点儿凡士林或者抗生素软膏,每天2~3次,促进黏膜修复。别用含激素的药膏,容易刺激黏膜。 - 调整环境
可以同时用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保持室温22~25℃、湿度50%~60%;定期换空调滤网,避免灰尘、过敏原刺激鼻腔。
有这些情况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 按住止血超过20分钟还止不住;
- 24小时内反复出血3次及以上;
- 出现头晕、乏力等全身不舒服;
- 小朋友出血量超过50毫升(大概两大汤匙的量);
- 60岁以上第一次出现频繁流鼻血。
平时做好这几点,能预防鼻出血:
- 早上起来用温水漱口,促进鼻腔黏膜的血液循环;
- 每周用生理盐水冲鼻子2~3次,保持黏膜清洁;
- 每天吃够100毫克维生素C(大概1个中等大小的猕猴桃),帮血管保持弹性;
- 擤鼻涕一定要用“单侧轻柔法”,别两边一起用力擤。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防护墙”,它的分泌物变化能反映局部甚至全身的健康情况。大家平时要多注意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有没有其他不舒服,如果症状超过10天还没好,或者影响到日常日子了,一定要及时去耳鼻喉科看看,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