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补牙常用的材料主要分三类,各有特长——玻璃离子水门汀擅长防蛀,银汞合金特别结实,复合树脂能补得像真牙一样好看,它们在临床上互补,满足不同牙齿的修复需求。
玻璃离子水门汀:适合防蛀的“温和选手”
这种材料能持续释放氟离子,在牙齿表面形成防蛀的保护屏障,效果能维持5年以上。它和牙齿的热胀冷缩程度差不多(热膨胀系数12×10⁻⁶/℃),不会因为喝热饮、吃冷饮出现小缝隙。临床数据显示,用它补乳牙的洞,2年后成功率还能达到92.3%。不过它的抗压能力一般(130-180MPa),更适合补不用咬硬东西的位置,比如牙齿的侧面。
银汞合金:耐用性拉满的“结实担当”
银汞合金是出了名的“抗造”,最高抗压强度能到480MPa,耐磨性达到3级,长期咬硬东西也不容易磨坏。它固化的时候不怕潮湿,就算牙龈有点渗液的深洞也能补。但它是金属色(Lab*色度值L=65.2),和真牙颜色差别大,不过缝隙控制得不错(微渗漏率0.1%-0.3%),调拌时按标准操作就行。
复合树脂:兼顾美观的“仿真专家”
复合树脂用了50-500nm的纳米颗粒,补完能磨得很光滑(抛光度0.1μm),和真牙颜色匹配的准确率超过85%。它和牙齿的粘接强度也不错(20-40MPa),靠化学和机械结合固定得牢。不过它固化时会稍微收缩(1.5%-5.5%),可能产生小缝隙,所以要分层补。现在用了新型硅烷化处理,耐磨性能达到莫氏6级,更耐用了。
选补牙材料要从结实程度、美观实用、性价比三个方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
根据牙齿位置选“结实度”
前牙咬合力小(50-80N),材料抗压强度≥150MPa就行;后牙咬合力大(300-900N),得选耐磨级别的(3级以上)。如果补牙的洞超过3毫米深,优先用树脂,粘得更牢。
美观和实用要兼顾
微笑时上前牙中线偏1毫米以上就会影响美观,所以前牙要选颜色能稳定3年以上的纳米树脂;后牙隐蔽的地方(比如最里面的牙),可以用银汞合金,耐用性更好。
性价比要算“长期账”
玻璃离子大概80-120元一颗,能用5年(存留率82%);复合树脂200-400元一颗,能用10年(存留率90%)。基层医院没有光固化设备的话,可以用化学固化的树脂,不用依赖仪器。
现在补牙遵循SMART原则,让方案更科学:
- 针对性:乳牙补牙优先选玻璃离子,不会太刺激牙齿;
- 可衡量:如果补牙的洞超过4平方毫米,要分层用树脂补;
- 可操作:没有光固化设备的话,用化学固化的树脂,等90秒就能变硬;
- 相关性:像老师、演员这些经常露牙的职业,要选颜色变化小(ΔE<1.5)的树脂;
- 时效性:想用到5年以上的话,后牙建议做嵌体,比直接补牙存留率高28%。
未来补牙材料的研究主要往四个方向走:
- 生物活性材料:开发能同时释放氟、钙、磷的材料,帮牙齿自己再生;
- 纳米复合技术:把填料颗粒做更小(小于50nm),耐磨性提高40%;
- 自修复材料:模仿牙本质小管的结构,能自己修复小裂纹;
- 数字化技术:用AI测颜色加3D打印,让补的牙颜色差控制在ΔE<1.5,几乎看不出区别。
总之,补牙材料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根据牙齿位置、美观需求、预算和使用时长选,才能补出既好用又好看的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