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要是突然闹肚子、肚子痛,甚至头疼,得小心是不是急性肠胃炎找上你了。作为超常见的肠胃毛病,它大多是病毒、细菌或者吃错东西搞出来的,现在诺如病毒已经成了主要致病源之一。一般吃了带病菌的东西12到48小时就会发作,还可能跟着恶心、发烧之类的浑身不舒服。
病因分析
最主要的原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比如生海鲜、没煮熟的肉、放了一夜的剩菜,可能藏着副溶血性弧菌这种致病菌,夏天35%的食源性生病都是它搞的鬼。另外,肠胃动力乱了或者吃了过期食物,也可能引发化学性炎症。还有研究说,肠道里的细菌平衡被打破会更容易中招,之前用过抗生素的人,得病概率比普通人高2.3倍。
关键应对措施
补水策略:拉肚子最危险的是脱水,得先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每小时喝150毫升带电解质的液体,自己在家能做盐糖水——500毫升温水加3克盐和10克糖就行。要是孩子或者老人出现眼窝凹进去、皮肤捏起来弹不回去这种脱水信号,得赶紧去医院。
饮食调整:症状好点之后,4到6小时就能慢慢吃东西了。要选低纤维的,比如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别吃刺激肠胃的。有临床试验说,含益生菌的发酵乳能让病程变短,但得避开高乳糖的食物。
药物使用:非处方药得看准情况用。像吸附剂类的药物,适合拉水样便的人,但得和益生菌隔开吃。抗生素只有细菌感染的时候有用,2022年《胃肠病学》提到3岁以下孩子不能用喹诺酮类药物。
就医指征
要是有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一直高烧不退、拉血便、肚子某一块特别疼、6小时没尿,或者意识模糊、手脚发凉。有数据说,耽误看病的人,并发症概率会高4倍。
预防措施
- 手卫生:规范洗手能降低60%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处理食材前后、上完厕所一定要好好洗。
- 食品安全:生鲜食材要单独存放,剩菜得冷藏还得彻底加热。案板和刀建议用沸水烫10分钟消毒。
- 肠道保健:坚持补3个月益生菌,复发率能降28%,选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混在一起的就行。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得优先去妇产科看,别自己乱吃药;糖尿病患者要盯着血糖;长期吃抑酸药的人,建议找医生调方案。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人感染后变重症的概率是年轻人的5倍,得早处理。
总的来说,急性肠胃炎虽然常见,但只要平时注意手卫生、吃干净的食物,万一发作了及时补水、调整饮食,大多能很快恢复。要是碰到高烧、拉血便这种严重情况,千万别硬扛,赶紧去医院——尤其是老人、孩子、孕妇这些特殊人群,更得重视早期干预,避免发展成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