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营养管理需要结合疾病阶段、肾功能状态等灵活调整,重点围绕蛋白质摄入、肾功能保护、电解质平衡等方面,帮助维持身体状态、配合治疗。
蛋白质摄入调控方案
病情稳定的初期阶段,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吃1.2-1.5克好吸收的优质蛋白,优先选生物价高的食物——比如鸡蛋清每100克含13.3克蛋白质,低脂牛奶每100毫升含3.2克蛋白质,都是容易被身体利用的选择。如果出现肾功能异常,蛋白质要减到每天每公斤体重0.8克,同时用麦淀粉这类低蛋白主食代替普通面粉做的馒头、面条。烹饪时尽量选清蒸或炖煮,少用油炸、高温煎烤,避免产生丙烯酰胺这类有害物。
肾功能保护饮食策略
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要遵循“低钠、低磷、低嘌呤、高能量”的饮食原则:
- 低钠:每天吃盐不超过一个啤酒瓶盖的量(约5克),少吃咸菜、腌肉这类腌制食品,还有酱油、鸡精等高钠调味品,能用柠檬汁、香草代替调味;
- 低磷:动物内脏、坚果这类高磷食物要少吃,每天磷的摄入量控制在800毫克以内;
- 低嘌呤:少喝浓肉汤、少吃动物内脏,预防尿酸升高;
- 高能量: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30-35大卡的热量,红薯、山药这类淀粉类蔬菜是很好的能量来源。
还可以试试“彩虹饮食法”,每天吃5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比如蓝莓(每100克含167毫克花青素)、胡萝卜(每100克含8317IUβ-胡萝卜素)、菠菜(每100克含194微克叶酸),不同颜色的蔬果含不同的植物化学物质,能协同保护肾脏。
电解质平衡管理要点
要注意“喝水-排尿”的动态平衡:
- 喝水:每天喝2000-2500毫升水,化疗期间可以加到3000毫升,分多次少量喝(比如每小时喝100-200毫升),可以交替喝淡绿茶(每升含107毫克钾)、柠檬水(每升含320毫克钾);
- 尿量监测:保证每小时尿量在125毫升以上(差不多半杯纸杯的量),能用尿液pH试纸测酸碱度,尽量维持在6.5-7.2之间;
- 补电解质:香蕉(每根含358毫克钾)、南瓜子(每100克含194毫克镁)这类食物能预防低钾、低镁血症;如果出现高钙血症,可多吃含草酸的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但要和补铁、补锌的食物或补充剂间隔2小时。
营养支持进阶措施
建议做个“饮食-症状记录卡”,写下每天吃了什么,还有尿蛋白、血钙等指标的变化,方便观察身体反应。如果有口腔黏膜炎(嘴巴里溃疡、疼痛),可以做营养糊:把南瓜(每100克含851微克维生素A)、核桃(每100克含9.08克ω-3脂肪酸)、巴氏杀菌酸奶(每克含1亿CFU益生菌)按3:2:1的比例打成糊,每毫升含1.2大卡的营养,软滑好入口。
营养干预关键期管理
确诊后的前3个月是营养干预的关键期,要重点保证蛋白质摄入:
- 优先选鸡蛋(蛋白质功效比值PER是3.9,特别好吸收)、低脂牛奶(每100毫升含125毫克钙)这类优质蛋白;
- 建议一天吃6顿小餐,每顿的量不超过150克(比如一小碗小米粥加半个煮鸡蛋),避免吃太多胀肚子;
- 早餐后补充维生素D3,每天1000-2000IU,帮助钙吸收;
- 定期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肾功能,每2周和医生或营养师沟通,调整饮食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营养管理不是固定配方,要跟着病情变化灵活调整——初期保证蛋白质、肾功能异常时调整结构、平时关注电解质平衡,再结合症状记录和指标监测,让饮食方案更贴合自己的状态。关键是定期和医生、营养师交流,把饮食变成配合治疗的“助力器”,帮助维持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