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腹痛加腹泻,往往是消化系统在“报警”——可能是急性肠胃炎、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或是食物中毒惹的祸。搞清楚这三类问题的来头和表现,能帮大家更科学地应对。
病理机制解析
急性肠胃炎主要是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里面的病毒(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细菌或它们的毒素,会刺激肠道黏膜发炎。这些病原体还会让肠上皮细胞“分泌过多”,所以会拉水样便、肚子一阵一阵疼。而且这病有季节性,夏天秋天更容易得。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长期发炎、纤维化导致的,长期喝酒、胆道有问题(比如胆结石)会让胰管堵了,胰酶“乱发脾气”消化自己的组织。患者会在上腹持续疼,还会放射到肩背,拉的便便里有脂肪颗粒——因为脂肪没消化好。最近十年的数据显示,吃太多高脂食物的人,得这病的概率更高。
食物中毒是食物被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这些病原体污染了,往往一群吃了同一份食物的人会一起发病。比如生吃水产品可能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最快2小时就会又吐又拉水样便。
症状鉴别要点
这三类问题的表现不一样,能帮你初步区分:
- 急性肠胃炎:通常有点低烧、恶心,拉的是水样便,没有黏液,一般自己能好(自限性);
- 慢性胰腺炎:之前长期有上腹痛,拉的便便里有脂肪颗粒,晚上疼得更厉害;
- 食物中毒:一起吃饭的人差不多时间都出现一样的症状,是“群体发病”。
要注意,如果拉血便、持续高烧,或者有脱水症状(比如尿少、皮肤捏起来不回弹),得赶紧去医院——可能是重症感染性肠炎。
家庭护理原则
- 补水:喝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喝,别一下子喝太多免得吐;
- 饮食:急性期先别吃固体食物,忍6小时,等舒服点了,从清粥这类流质慢慢过渡到软食;
- 用药:蒙脱石散要空腹吃,得听医生的;益生菌和抗生素要隔2小时以上吃;
- 热敷:用热水袋敷肚子能缓解痉挛,但得先排除肠梗阻(比如肚子胀得厉害、不排气);
- 记录:拿个本子记拉便便的次数、样子,还有有没有其他症状(比如疼得更厉害了)。
医疗干预指征
出现这些情况得赶紧去医院:
- 腹泻超过2天没好;
- 24小时内拉的次数突然多了5次以上;
- 晕乎乎、嘴干得厉害(脱水);
- 老人、小孩、孕妇这些特殊人群,症状变快的。
现在消化科有快速诊断方法,查大便、做腹部影像,2小时内能找出原因。要注意,80%的急性肠胃炎是病毒引起的,吃抗生素没用,还会破坏肠道菌群。
突然腹痛腹泻别慌,先通过症状初步区分是哪类问题,在家做好护理,要是出现危险信号赶紧去医院。科学应对,才能更快缓解不适,避免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