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碰耳廓的时候,耳朵里突然发出像揉塑料袋一样的声响?这种奇怪的声音可能是耳道出了问题的信号。有研究发现,约68%的耳道异响和耳垢(耵聍)堆积有关,其中耵聍栓塞(耳垢堵得太厉害)占耳道问题的42%左右。耳垢本来是耳道的“清洁工”,能润滑皮肤、挡住异物,但如果堆得太多形成栓塞,就会引发各种耳部不适。
耵聍栓塞是怎么来的
- 耳垢分泌太多
外耳道里的耵聍腺受神经控制,如果长期待在粉尘多的地方、接触过敏原,或者耳道里的菌群失调,耵聍腺可能会分泌更多耳垢。还有人因为遗传,耳垢是干性的,更容易结成硬块。 - 耳垢排不出来
如果耳道天生狭窄、有瘢痕,或者做过鼓膜手术、进了异物,耳垢就难自己掉出来。老年人下巴关节活动少,耳垢靠下颌运动排出的能力会下降30%左右,也更容易堆积。 - 人为或外力影响
有研究说,67%的耵聍栓塞患者都有经常掏耳朵的习惯——用棉签之类的工具掏耳朵,反而可能把耳垢推到耳道更里面,卡得更紧。长期戴助听器、耳塞也会影响耳垢的正常排出。
怎么判断是不是耵聍栓塞
典型的表现有这几个:
- 奇怪的声音:拉耳廓的时候,耳朵里会有像揉塑料袋或者碎掉的声音;
- 听力下降:耳朵像被堵了一样,听东西不清楚,程度和耳垢堵的位置有关;
- 闷胀或疼痛:耳朵里胀胀的,碰一下还会疼;
- 头晕:如果耳垢压到鼓膜,可能会觉得头晕。
如果耳朵不舒服持续超过3天,最好去做个耳道镜检查。还要注意,约23%的患者可能同时有外耳道炎之类的问题。
耵聍栓塞怎么处理
- 用药物软化
碳酸氢钠滴耳液能软化干耳垢,一般需要3-5天。有些含过氧化脲的新型溶解剂,2天就能软化。 - 物理清除
冲洗耳道要控制水温在35-38℃,用脉冲式冲洗效果更好。如果耳垢很硬,医生会用耵聍钩或者吸引器,在耳内镜下帮忙取出来。 - 预防比治疗重要
糖尿病患者这类特殊人群,每3-6个月要检查一次耳道。平时可以用防护耳塞防止水进耳朵,多吃点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鱼、坚果),有助于调节耳垢的状态。
平时怎么护理耳朵
- 每年做1次专业的耳道检查;
- 雾霾天戴防护耳罩;
- 洗澡的时候用防水耳塞;
- 别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
- 给孩子护理耳道要找专业人员。
其实耳道有自洁能力,90%的耳垢能自己排出来。如果出现一直耳鸣、听力忽好忽坏或者头晕的情况,要赶紧去耳鼻喉科看看。规范处理能减少鼓膜穿孔、耳道受伤之类的问题,千万别自己硬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