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和肺癌都是常见的肺部问题,不少人会因为都有咳嗽、发热这些症状而搞混。其实通过症状特点、CT检查结果,再加上定期观察,就能科学区分开。
症状上的核心区别
两者的表现有明显差异:
- 恢复速度:肺炎按规范治疗后,一般7-10天症状就能明显好转;肺癌的症状会持续加重,超过3周都没改善。
- 痰液特点:肺炎多是黄绿色的脓痰;肺癌可能出现带血丝的痰,或像铁锈颜色的痰。
- 全身信号:要是半年内没刻意减肥却瘦了10%以上,或晚上睡觉老出汗,就得警惕肺癌——这些情况肺炎很少见。
CT检查是区分的关键
CT能直接看出两者的不同:
- 肺炎的典型表现:CT上通常是边界模糊的斑片状阴影,还能看到支气管充气的征象,病灶一般一段一段分布。
- 肺癌的特征征象:常是直径超过3厘米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缘有分叶、毛刺,或有血管往肿块里集中的情况。
- 磨玻璃结节的意义:直径小于8毫米的纯磨玻璃结节,恶性概率不到20%;但如果结节变大,或里面出现实性部分,要小心早期肺癌。
两种常见异常的解读
磨玻璃结节
90%的磨玻璃结节是良性的,比如炎症后留下的纤维化、真菌感染的痕迹,或局部肺间质增生。但出现这几种情况要密切监测:结节存在超过6个月、直径超过15毫米,或有血管往结节里集中。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高分辨率CT看变化。
肺大疱
本质是肺泡壁破坏导致气腔扩大,和吸烟关系很大:
- 肺大疱本身不会变癌;
- 但合并慢阻肺时,得鳞癌的风险高3倍;
- 吸烟者同时有肺大疱和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4.2倍。 发现肺大疱后,首要做的是戒烟,再检查肺功能。
遇到异常该怎么应对
做好三点防控:
- 症状监测:呼吸道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声音哑、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就诊。
- 定期复查:发现肺部结节后,按医生建议每3-6个月做一次CT动态观察。
- 控制风险:戒烟6个月后,肺里的纤毛能慢慢修复,排痰功能变好,感染风险也会降低。
有数据显示,用低剂量螺旋CT早期筛查出的肺癌患者,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能达80%。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每年做1次低剂量CT。面对肺部异常信号,要科学看待——不用过度焦虑,但也不能忽视,一定要找医生做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