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吞咽时出现疼痛感,是喉炎的典型症状,这种不适感在咽东西或说话时会明显加重。喉部黏膜发炎会直接影响声带,导致嗓子疼、声音哑,不少人还会觉得夜间症状更厉害,伴随干咳或喉咙里像有东西卡着的感觉。
病因学分类与发病机制
喉炎的发生主要和三类原因有关。第一是微生物感染,其中病毒感染占了70%以上,像流感病毒、冠状病毒都很常见,细菌感染多是链球菌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的;第二是物理化学刺激,长期待在干燥空气、粉尘或者化学烟雾里,会破坏喉部黏膜的保护屏障,老师、厨师、常职业用嗓的人患病率更高;第三是免疫力下降,比如疲劳、受凉或者有慢性疾病时,身体局部的防御能力变弱,病原体更容易侵袭。还要注意,过敏引起的喉部黏膜水肿,得和感染性喉炎区分开。
居家护理的科学方案
针对急性喉炎初期症状,可以试试这些科学护理方法。首先是护好声带——尽量少说话,别清嗓子(清嗓子会加重喉部刺激),教师、客服这类常要用嗓的人,先暂停高强度发声;其次是调整环境,用加湿器把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温度控制在22-25℃;第三是多喝水,每天喝够1500ml以上,要分次小口喝温水,别喝冷饮;最后是饮食注意,暂时别吃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选蒸煮类软食,减少对喉部的机械摩擦。
雾化治疗的临床应用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这种疗法是把药物转化为微米级小颗粒,直接作用在喉部发炎的地方,常用的雾化药物里有抗炎的糖皮质激素成分,能有效减轻黏膜肿胀。操作时要用专用咬嘴,治疗后记得漱口、洗脸,减少药物残留。要注意,雾化治疗得严格听医生的,剂量和疗程不能自己改。
抗生素使用的临床指征
现在有两个常见用药误区——过度依赖含片和自行吃抗生素。其实含片只能缓解表面不舒服,抗生素对病毒性喉炎完全没用。根据最新临床指南,只有出现这些细菌感染征象时才考虑用抗生素:持续高热(体温>38.3℃)超过72小时、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滥用抗生素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还可能导致耐药性。
就医指征的临床判断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要立即就诊:吞咽困难到没法正常进食、持续高烧超过39℃、声音哑超过2周、呼吸急促或喘鸣。医生会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明确炎症程度,排除会厌炎、喉结核等其他疾病。像老师、歌手这类靠嗓子工作的人,症状持续1周就该去看,避免发展成慢性喉炎。
二级预防的实施策略
预防喉炎复发要做好综合防护。戒烟戒酒,远离刺激源;定期换牙刷,防止细菌滋生;空调房用加湿器;过敏季节戴口罩;用嗓工作者每40分钟做声带放松训练。冬季晨练别在干冷空气中过度呼吸,可选室内锻炼。过敏体质者建议做过敏原筛查,针对性避开致敏物质。
喉炎是常见的喉部炎症,只要早期做好护理、正确应对,大多能快速缓解。但如果忽视症状或乱用药,可能加重病情或转为慢性。平时注意护嗓、远离刺激、增强免疫力,能有效降低喉炎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