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是咽喉黏膜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喉咙持续不舒服、有异物感,或者老想刺激性干咳。这是因为咽喉部的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外界刺激反复作用时,会破坏黏膜的保护屏障,引发炎症反应。
典型症状特征
- 持续的刺激感
 喉咙总像有小蚂蚁爬、发痒或灼热,说话多了、空气干燥时更明显,晚上躺着还可能突然咳起来。
- 频繁清嗓子
 因为觉得喉咙有东西,忍不住反复清嗓子,但其实清不掉异物感,反而越清越损伤黏膜。
- 吞咽的“堵”感
 有的患者吞咽时感觉像有东西卡着,但其实能正常吃饭,而且情绪波动大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
主要致病原因
- 感染因素
 病毒(比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是急性咽炎的主要诱因,而慢性咽炎常和细菌长期定植(比如链球菌)有关。要注意,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持续数周。
- 环境刺激
 空气中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PM10)会沉积在咽喉,伤害黏膜上的纤毛系统;室内甲醛浓度超过0.08mg/m³,也会削弱黏膜的保护功能。
- 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的人(比如对尘螨过敏),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导致喉咙突然痒、肿,症状常随季节变化。
- 不良习惯
 长期张口呼吸会让黏膜干燥,胃食管反流的酸水会刺激咽喉,吃超过55℃的热食也可能诱发慢性炎症。
日常调理要点
- 局部护理
 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每次200ml,每天2次),能清除过敏原;室内湿度保持40%-60%,用冷雾加湿器更安全;连续用嗓不超过45分钟就歇10分钟,让嗓子“休息”。
- 环境控制
 做饭时开抽油烟机,把油烟浓度控制在0.15mg/m³以下;用带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PM2.5去除率>95%);床上用品定期用60℃以上热水泡10分钟以上,杀尘螨。
- 饮食调整
 每天喝1500-2000ml水,保持尿液比重<1.020(尿不浓稠);别喝酒精浓度>5%的饮品;少吃太辣的食物,连续3天别吃辣椒素>300SHU的食物(比如很辣的辣椒)。
- 这些情况要就医
 如果声音嘶哑超过3周、吞咽困难还体重下降,或者夜间呼吸暂停>10秒/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
需要注意的事
别自行用含糖皮质激素的喷雾剂,连续用可能引发真菌感染。如果持续咽干,要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血糖,排除全身疾病。儿童患者要注意是不是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这也是咽炎的常见原因。
总之,咽炎的管理核心是避开刺激源、保护咽喉黏膜。日常做好护理能缓解症状,要是症状加重或持续不愈,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